审判立案与执行立案的区别有以下:
1、性质不同,审判立案是当事人将起诉状提交到法院之后,法院受理该起案件,其后续阶段为案件审理;执行立案则是当事人持执行申请书和生效的执行依据,向执行法院申请执行,法院立案之后将会进入到执行阶段;
2、目的不同,审判立案针对的是一个尚未解决的纠纷;执行立案则是针对一个确定的执行依据。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17修订)》第一百二十三条 立案和受理
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享有的起诉权利。对符合本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的起诉,必须受理。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2024-10-29 09:38
所谓审判立案,是指当事人向法院提交起诉书,法院受理案件,随后的阶段是案件审理。执行立案是持执行申请书的当事人和生效执行的依据,向执行法院申请执行。法院立案后,将进入执行阶段。二者的本质区别在于,审判立案针对的是尚未解决的纠纷。执行立案针对的是一定的执行依据。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提起诉讼的权利。
2023-04-26 09:18
检察院执行逮捕和立案侦查区别:逮捕是一定时间内剥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人身自由并解送到一定场所予以羁押的一种强制措施。立案侦查是公安或检察机关常用说法,指嫌疑人涉嫌违法犯罪问题,由司法机关予以立案,通常下一步是采取拘留逮捕监视居住等法律措施,查实后移送法院。
2024-01-06 10:35
可以在法院的诉讼官网上进行离婚纠纷的网上立案,经过法院的审查进行立案后,需要去法院递交书面的诉讼材料。法院进行庭审活动,是需要出庭的,不能在网上进行审判。也就是说,只能在网上立案,不能在网上进行离婚纠纷的审判。男女一方要求离婚的,可由有关部门进行调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应准予离婚。
2023-06-01 11:48
中介不退押金的起诉流程如下:1、立案受理原告向法院起诉,应递交起诉状和有关的证据材料,经审查,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即受理,并办理相关立案手续。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在收到诉状之日起七日内向原告送达不予受理裁定书。2、庭前准备法院在受理案件后五日内向被告送达起诉状副本、应诉通知书、诉讼权利义务告知书、举证通知书、开庭传票;3、开庭审理在法官主持下调解,双方当事人可以自愿达成调解协议,无法达成调解协议的一般由法官当庭作出判决。如果案件复杂不适宜当庭宣判的,则定期宣告判决。
2025-02-19 09:49
涉案和立案的区别主要是两者的含义不同。涉案是指与案件有直接或者间接的关系,比如涉案人员、涉案金额;而立案是指公安、司法机关及其它行政执法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自首以及自诉人起诉等材料,按照各自的管辖范围进行审查后,决定将其作为案件进行侦查或者审判的一种诉讼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