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民币上写字应当被认定为违法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第二十七条 禁止下列损害人民币的行为:(一) 故意毁损人民币;(二) 制作、仿制、买卖人民币图样;(三) 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在宣传品、出版物或者其他商品上使用人民币图样;(四) 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其他损害人民币的行为。前款人民币图样包括放大、缩小和同样大小的人民币图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十九条 禁止伪造、变造人民币。禁止出售、购买伪造、变造的人民币。禁止运输、持有、使用伪造、变造的人民币。禁止故意毁损人民币。禁止在宣传品、出版物或者其他商品上非法使用人民币图样。
2022-08-11 14:01
用油漆在门上写字违法。
属于违法行为,对方可以要求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后果。
债务纠纷就通过合法方式进行,比如协商、请律师发律师函、起诉等方式,而不应采取违法的手段进行,否则就应承担相应的其他法律责任后果。给债务人家门口用红油漆写字就不是正当的合法手段了,这属于侵权行为,债务人可以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原状(清除油漆)、赔偿损失等。
2022-08-10 11:11
用油漆在门上写字违法。
属于违法行为,对方可以要求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后果。
债务纠纷就通过合法方式进行,比如协商、请律师发律师函、起诉等方式,而不应采取违法的手段进行,否则就应承担相应的其他法律责任后果。给债务人家门口用红油漆写字就不是正当的合法手段了,这属于侵权行为,债务人可以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原状(清除油漆)、赔偿损失等。
2022-09-08 14:32
拒收人民币属于违法行为,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收。
以人民币支付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一切公共的和私人的债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收。如若拒收,属于违法行为,但该法律中并未列出拒收的处罚措施。
任何人如果遭遇拒收的情况,都可向人民币的主管机构,即中国人民银行进行投诉。另一方面,作为经营者来说,也涉嫌侵犯了消费者的权益。消费者有权选择支付的方式,只要该货币是合法流通的。而拒收某一版本的钞票,则是对消费者选择权的侵害。
2022-08-12 13:38
目前我国法律只规定拒收人民币的违法性质,但没有规定具体的处罚措施,在司法实践上也鲜有对此类行为做出处罚。只规定了毁损,仿制之类的处罚,没有对拒收,蔑视等行为的具体处罚措施。
以人民币支付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一切公共的和私人的债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收。
按照人民币管理条例,人民币是国家法定货币,包括纸币和硬币,拒收实际上是挑战了法定货币的地位。移动支付、智能货币,实际上都是法定货币的一个补充,不能替代法定货币,也不能减少它的应用场景。如果商家正好没有零钞了另当别论,但商家在有条件接受纸币的条件下不接受纸币,要求通过移动支付的方式,就违反了人民币管理条例。
2021-11-26 14:37
目前我国法律只规定拒收人民币的违法性质,但没有规定具体的处罚措施,在司法实践上也鲜有对此类行为做出处罚。只规定了毁损,仿制之类的处罚,没有对拒收,蔑视等行为的具体处罚措施。
以人民币支付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一切公共的和私人的债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收。
按照人民币管理条例,人民币是国家法定货币,包括纸币和硬币,拒收实际上是挑战了法定货币的地位。移动支付、智能货币,实际上都是法定货币的一个补充,不能替代法定货币,也不能减少它的应用场景。如果商家正好没有零钞了另当别论,但商家在有条件接受纸币的条件下不接受纸币,要求通过移动支付的方式,就违反了人民币管理条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