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止和终止的区别和主要是:
1、法律效力不同:中止只是暂时终结了本次程序,并不是对案件的终结。终止后,当事人申请执行权利的消灭;
2、结果不同:中止可以再次申请执行,不受申请执行期限的限制。终止是停止执行程序,以后不再恢复。
3、产生条件不同:中止是指在执行过程中,因发生特殊情况,人民法院需要暂时停止执行程序。终止是执行过程中,由于出现某些特殊情况,执行工作无法继续进行或没有必要继续进行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17修订)》第二百五十六条 执行中止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中止执行:
(一)申请人表示可以延期执行的;
(二)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确有理由的异议的;
(三)作为一方当事人的公民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继承权利或者承担义务的;
(四)作为一方当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的;
(五)人民法院认为应当中止执行的其他情形。中止的情形消失后,恢复执行。
2022-08-10 14:21
销案是指一个案件被破或由于某些因素了结不再查探;结案指结束案件,案件审理完毕作出最终判决或进行最后处理。撤案就是刑事案件的撤销,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
(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四)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六)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2022-10-17 15:10
定金与订金的区别有以下几点:
1、两者的概念不同。
2、两者的实质内容不同,定金有担保性质,具备法律效应;订金没有担保性质,不具备法律效应。
3、两者的功能不同,定金一经给付,就发挥制裁违约方、补偿守约方的功能。订金给付后,如果发生一方违约,导致需要解除合同时,收受订金的一方必须如数退还订金。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向对方给付定金作为债权的担保。定金合同自实际交付定金时成立。定金的数额由当事人约定;但是,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百分之二十,超过部分不产生定金的效力。实际交付的定金数额多于或者少于约定数额的,视为变更约定的定金数额。
2022-10-17 10:26
1.定金是一个法律概念,能通过“定金罚则”对合同的履行提供一个担保。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合同约定。就无权要求返还定金;至于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
2.订金只是一个习惯性用语,仅具有预付款性质,不具有担保合同签订和合同履行的功能。如果消费者一方不想购买商品时,作为预付款的“订金”应当是要做退还处理的。
根据《民法典》第五百八十六条,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向对方给付定金作为债权的担保。定金合同自实际交付定金时成立。
定金的数额由当事人约定:但是,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百分之二十.超过部分不产生定金的效力。实际交付的定金数额多于或者少于约定数额的,视为变更约定的定金数额。
2022-08-11 10:05
1.适用的法律不同,劳务派遣适用劳动合同法,劳务外包适用民法典。2.劳务承包单位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法人或其他实体。3.劳动者管理的责任主体不同。4.劳务外包一般按照事先确定的劳务单价根据劳务承包单位完成的工作量结算,其合同标的一般是“事”:劳务派遣一般是按照派遣的时间和费用标准,根据约定派遣的人数结算费用,其合同标的一般是“人”。5.违法的后果不同。
2022-09-01 13:35
初级、中级、高级人民法院区别为:设置地点不同、审理案件不同、上级人民法院不同。
一、设置地点不同
1、初级人民法院:初级人民法院通常设在市辖区,县和县级市。
2、中级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是设置在除台湾省,香港、澳门特区以外的地级行政区(包括地级市、自治州、地区、盟)以及直辖市内的人民法院。
3、高级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是设置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法院。
二、审理案件不同
1、初级人民法院:初级人民法院审理刑事、民事、经济等方面案件。
2、中级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负责审理法律、法令规定由它管辖的第一审案件、基层人民法院移送审判的第一审案件、对基层人民法院的判决或裁定提出上诉或抗诉的第二审案件、人民检察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的第二审案件。
高级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审判依法由其管辖的第一审案件;审判对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决、裁定的上诉和抗诉案件;提审或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下级人民法院确有错误的生效判决、裁定;核准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案件和依最高人民法院授权由其核准的死刑案件。
三、上级人民法院不同
1、初级人民法院:初级人民法院的上级人民法院为初级人民法院。
2、中级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的上级人民法院为高级人民法院。
3、高级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的上级人民法院为最高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