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安拘留是在行政拘留所执行,刑事拘留是羁押在看守所,派出所是不能执行拘留的。对于在派出所待24小时应为继续盘问或传唤。24小时后,没有证据证明其有违法犯罪行为的,公安机关应当让其离开,反之公安机关会对违法行为人进行处罚或对犯罪嫌疑人刑事拘留。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对有违法犯罪嫌疑的人员,经出示相应证件,可以当场盘问、检查;经盘问、检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将其带至公安机关,经该公安机关批准,对其继续盘问:(一)被指控有犯罪行为的;
(二)有现场作案嫌疑的;
(三)有作案嫌疑身份不明的;
(四)携带的物品有可能是赃物的。
对被盘问人的留置时间自带至公安机关之时起不超过二十四小时,在特殊情况下,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批准,可以延长至四十八小时,并应当留有盘问记录。对于批准继续盘问的,应当立即通知其家属或者其所在单位。对于不批准继续盘问的,应当立即释放被盘问人。
法律依据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八十三条 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公安机关传唤后应当及时询问查证,询问查证的时间不得超过八小时;情况复杂,依照本法规定可能适用行政拘留处罚的,询问查证的时间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
公安机关应当及时将传唤的原因和处所通知被传唤人家属。
2022-09-22 15:18
刑事拘留24小时后没有犯罪事实的就会释放,刑事案件拘留超过24小时是在合法范围内的。据法律的规定,派出所拘留最长期限是37天,但是传唤、拘传的时间一般不得超过12小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八十六条规定,拘留后,应当立即将被拘留人送看守所羁押,至迟不得超过24小时。本条应当理解为,对犯罪嫌疑人宣布执行刑拘后,应在24小时内送至看守所进行羁押。刑事拘留后,除有碍侦查或者无法通知情形以外,决定拘留的机关应当把原因和羁押的处所,在24小时以内,通知犯罪嫌疑人的家属或者所在单位。影响通知的原因消失后,办案人员应当立即通知犯罪嫌疑人的家属或者所在单位。对没有在24小时内通知的,应当在拘留通知书中注明原因。
2020-10-29 15:10
法律规定,公安机关拘留人的时候,必须出示拘留证。拘留后,应当立即将被拘留人送看守所羁押,至迟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所以,二十四小时拘留后要送看守所。
2024-03-27 14:22
1、首先要联系当地的派出所,核实一下是不是警察把人带走的。2、立即向公安机关询问被羁押人员是刑事拘留还是治安拘留。3、在确认是刑事拘留之后立即委托专业律师介入案件。
2022-08-11 13:48
进派出所24小时没出来可能涉嫌刑事犯罪。刑事案件拘留超过24小时是在合法范围内的。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派出所拘留最长期限是37天,但是传唤、拘传的时间一般不得超过12小时。
派出所拘留最长期限是37天,但是传唤、拘传的时间一般不得超过12小时。机关在紧急时刻对需要受侦查的人依法暂时扣押;行政拘留指将违反治安管理的人关在公安机关拘留所内,一般不超过十五天,合并处罚最长不超过二十天。
不得以连续传唤、拘传的形式变相拘禁犯罪嫌疑人。传唤、拘传犯罪嫌疑人,应当保证犯罪嫌疑人的饮食和必要的休息时间。
2022-09-26 17:30
派出所作为公安机关的派出机构,享有一定的行政执法和行政处罚的权利,如果公安机关对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人作出行政拘留的行政处罚,可以由派出所进行实际的执行。一般来说, 针对轻微的违法行为,行政拘留都是在5日到10日。但是,如果行为人存在多项违法行为,合并处罚时,行政拘留的期限可以高达20日。需要注意的是,作出行政拘留处罚决定的,不能是派出所,派出所可以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决定,执行行政拘留处罚,但是不能作为独立的行政主体,对违法行为人作出限制人身自由的处罚决定。根据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公安机关的派出机构能够决定的行政处罚,只包括了行政警告以及五百元以下的行政罚款。其他类型的行政处罚,比如说行政拘留、吊销发放的许可证等措施,就必须由县级以上的公安机关来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