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税人不在法定期间内依法缴纳税款,且符合《税收征管理法》第六十三条的构成要件,就构成偷税,逾期后再补缴税款不影响行为的定性。纳税人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帐簿、记帐凭证,或者在帐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的,是偷税。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管法》第六十三条 纳税人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帐簿、记帐凭证,或者在帐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的,是偷税。
2022-08-09 09:58
纳税人不在法定期间内依法缴纳税款,且符合《税收征管理法》第六十三条的构成要件,就构成偷税,逾期后再补缴税款不影响行为的定性。
2022-08-10 10:46
纳税人在限期内已缴纳税款,税务机关未立即解除税收保全措施,使纳税人的合法利益遭受损失的,税务机关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根据我国《税收征管法》规定,税务机关有根据认为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有逃避纳税义务行为的,可以责令限期缴纳。另外有转移财产迹象的,可以采取冻结等措施。纳税人在规定的限期内缴纳税款的,税务机关必须立即解除税收保全措施。
2022-09-26 10:25
取保后会被判刑。
取保候审仅仅是强制措施,被取保候审并不意味着不追究刑事责任,还是很可能被判处刑罚的。如果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将可能会予以逮捕。至于其最终结果是否需要坐牢,由法院审理后作出判决。
不过,取保候审有其适用条件,一般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的才可以取保。因此,一般来说,取保候审,很有可能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或判处缓刑、单处罚金等非实刑。
2022-10-21 11:11
取保后会被判刑。
取保候审仅仅是强制措施,被取保候审并不意味着不追究刑事责任,还是很可能被判处刑罚的。如果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将可能会予以逮捕。至于其最终结果是否需要坐牢,由法院审理后作出判决。
不过,取保候审有其适用条件,一般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的才可以取保。因此,一般来说,取保候审,很有可能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或判处缓刑、单处罚金等非实刑。
2025-01-06 08:43
取保候审之后能否
再次面临拘留,须视具体情形而定:
1.成功获取保释资格的犯罪嫌疑人士若违反相关法规,则可能导致其取保候审权被撤销,进而重新面临刑事拘禁;
2.取保候审期间之内,如能严格遵守相关规制,通常无需再承受拘留之虞。
据法定要求,获得取保候审权利的犯罪嫌疑人和被告必须遵守如下规定:
1.未经执行机构批准,不得擅自离开其所居住的市或县;
2.倘若住处、工作地点及联络方式发生变化,应于二十四小时内告知执行机构;
3.在接到传唤通知时,应务必按时到达指定场所;
4.严禁以任何方式干扰证人提供证言的行为;
5.禁止销毁、篡改证据或是相互串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