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并没有对于婚姻家庭编中彩礼的新规定,但是2021年中《民法典》对彩礼就有了完善的规定。
2021年《民法典》的实施,将更大力度地抵制"天价彩礼",明确指出不能以婚姻为形式来达到赚钱的目的,虽然不是说直接禁止,但必须要看实际家庭情况,以自愿为原则,如果借婚姻骗取高额彩礼,还可能会构成刑事犯罪,例如诈骗罪等。此外,最重要的一点,如果解除婚姻时,男方能够提供证据证明彩礼是女方强迫要求支付的,则可以要求其全数退还。
婚姻法司法解释二规定了返还彩礼有以下情形:
(1)男女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
(2)男女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可以在离婚诉讼中要求返还彩礼;
(3)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也可以在离婚诉讼中要求返还彩礼。
在司法实践中,以下情形不能要求返还彩礼:
(1)男女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而同居生活两年以上。
(2)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而同居生活虽不满两年,但生育子女的。
(3)所接受的彩礼确已用于共同生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条 【名誉权】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
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
2022-08-08 11:52
“有关彩礼钱法律的规定为:双方可以协商处理,协商不成的由法院判决,如果彩礼钱是结婚登记之前一方取得的,则离婚时归个人所有;如果彩礼是在结婚登记之后取得的,双方没有约定的,应属于双方的共同财产,离婚时可以进行分割。对于符合法律规定情形的,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人民法院会予以支持。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
(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
(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
(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
适用前款第二项、第三项的规定,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
2022-08-08 11:24
“2022年的修改以及补充主要围绕于重婚以及损害赔偿方面,具体包括内容如下; 1、在总则中新增夫妻应当互相忠实,互相尊重的规定; 2、第三条中增加禁止重婚以及禁止已婚者与他人同居; 3、在法律责任一章对重婚的法律责任进行修改,对重婚的可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4、离婚时一方若有实施家庭暴力、遗弃家庭成员等行为,另一方有权请求一定的损害赔偿。
根据相关法律, 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禁止重婚。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禁止家庭暴力。禁止家庭成员间的虐待和遗弃。”
2022-09-09 14:48
高价彩礼不违法,法律对此没有明确规定,只规定了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结婚给付彩礼只是民间习俗,并没有强制性的规定,所以只要双方能协商一致,是否给付彩礼以及给付多少彩礼都是可以自由决定的。
2022-08-10 09:03
根据近几年的政策来看,低保不仅不会取消,而且各地还会相应上调,同时享受低保的群体也已经扩展到孤儿和无人抚养的儿童。但是,由于国内投入低保领域的资金有限,所以有三类人吃低保的权利应该被取消,这样群体再吃低保,也确实有些讲说不过去。要把有限的低保资源用在需要它的人身上,改善低保家庭的生活质量,减轻他们的生活压力。
2022-09-30 14:37
课后延迟服务,本身就采取的是自愿原则,如果家长觉得太累,或者性价比不高,可以选择不去。教育部在最新发布的2022年工作要点计划中,着重强调要提高课后服务的水平,健全课后服务的经费保障机制和拓宽相关资源渠道。由此来看,家长希望彻底取消该服务的想法破灭了,好在新学期该项教育政策也将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