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口迁移后,户籍所在地填写的是迁移后的户籍所在地。户籍所在地指的是户口本上现在的住址,所以户口迁移了,户籍所在地也随之改变。户口迁到什么地方,户籍所在地就是什么地方。户口迁出后,户口所在地同发生变化。如果未发生户口迁移等,户籍所在地将不变。如果办理了户籍迁移,户籍所在地就是迁移后的地方,如大学入学迁户、参军、搬迁等等情况。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第十条 公民迁出本户口管辖区,由本人或者户主在迁出前向户口登记机关申报迁出登记,领取迁移证件,注销户口。
公民由农村迁往城市,必须持有城市劳动部门的录用证明,学校的录取证明,或者城市户口登记机关的准予迁入的证明,向常住地户口登记机关申请办理迁出手续。
公民迁往边防地区,必须经过常住地县、市、市辖区公安机关批准。
2022-09-24 08:34
户口迁移了,户籍应随之变更,但是籍贯不变,应为祖辈居住地或个人的出生地。
籍贯,是祖居地或原籍:详细指的是曾祖父及以上父系祖先的长久居住地或曾祖父及以上父系祖先的出生地;原籍地是原来的籍贯。
根据《户口管理条例》规定,户口登记机关应当设立户口登记簿。
城市、水上和设有公安派出所的镇,应当每户发给一本户口簿。
农村以合作社为单位发给户口簿;合作社以外的户口不发给户口簿。
户口登记簿和户口簿登记的事项,具有证明公民身份的效力。
2022-10-22 16:36
户口迁移了,户籍应随之变更,但是籍贯不变,应为祖辈居住地或个人的出生地。
籍贯,是祖居地或原籍:详细指的是曾祖父及以上父系祖先的长久居住地或曾祖父及以上父系祖先的出生地;原籍地是原来的籍贯。
根据《户口管理条例》规定,户口登记机关应当设立户口登记簿。
城市、水上和设有公安派出所的镇,应当每户发给一本户口簿。
农村以合作社为单位发给户口簿;合作社以外的户口不发给户口簿。
户口登记簿和户口簿登记的事项,具有证明公民身份的效力。
2022-12-01 08:51
户籍地在户口本个人页面上常住人口登记卡上看。
户口本的个人页面上常住人口登记卡有“出生地”“籍贯” “本市(县)其它住址”三个栏目。其中籍贯是父亲的祖籍,出生地即本人的出生地,本市(县)其它住址即你所说的要落到那一方的地址上,看这一栏就知道了。我国户口登记制度实行在常住地登记户口的原则。公民常住地发生变化后,应将户口迁移到应将户口迁移到现住地,即进行户口迁移。为16周岁以上的公民颁发身份证,16周岁以下的公民可自愿申领身份证。
2022-08-09 10:45
2022-08-09 09:17
户口迁移后,户籍所在地填写的是迁移后的户籍所在地。户籍就是指最新的户口本上的住址,应以现在的户口所在地为准,出生地是当事人的户口原籍地,并不是目前的户口所在地。
1、又称户口是指国家主管户政的行政机关所制作的,用以记载和留存住户人口的基本信息的法律文书。
2、户籍是对自然人按户进行登记并予以出证的公共证明簿,记载的事项有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探亲、结婚、离婚、收养、死亡等。
3、它是确定自然人作为民事主体法律地位的基本法律文件。
籍贯,又名祖居地或原籍,籍贯一般从父,个别从母系的,是指祖父及以上父系祖先的长久居住地或出生地。原籍地是原来的籍贯。
公民的籍贯应为本人出生时祖父的居住地。祖父去世的,填写祖父去世时的户口所在地。祖父未落常住户口的,填写祖父应落常住户口的地方。公民登记籍贯后,祖父又迁移户口的,该公民的籍贯不再随之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