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口迁移后,户籍所在地填写的是迁移后的户籍所在地。户籍就是指最新的户口本上的住址,应以现在的户口所在地为准,出生地是当事人的户口原籍地,并不是目前的户口所在地。
1、又称户口是指国家主管户政的行政机关所制作的,用以记载和留存住户人口的基本信息的法律文书。
2、户籍是对自然人按户进行登记并予以出证的公共证明簿,记载的事项有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探亲、结婚、离婚、收养、死亡等。
3、它是确定自然人作为民事主体法律地位的基本法律文件。
籍贯,又名祖居地或原籍,籍贯一般从父,个别从母系的,是指祖父及以上父系祖先的长久居住地或出生地。原籍地是原来的籍贯。
公民的籍贯应为本人出生时祖父的居住地。祖父去世的,填写祖父去世时的户口所在地。祖父未落常住户口的,填写祖父应落常住户口的地方。公民登记籍贯后,祖父又迁移户口的,该公民的籍贯不再随之更改。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第十条 公民迁出本户口管辖区,由本人或者户主在迁出前向户口登记机关申报迁出登记,领取迁移证件,注销户口。
公民由农村迁往城市,必须持有城市劳动部门的录用证明,学校的录取证明,或者城市户口登记机关的准予迁入的证明,向常住地户口登记机关申请办理迁出手续。
公民迁往边防地区,必须经过常住地县、市、市辖区公安机关批准。
2022-08-09 16:54
户口迁走了户籍是不会变的。户籍是对自然人按户进行登记并予以出证的公共证明簿,记载的事项有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亲属、婚姻状况等。它是确定自然人作为民事主体法律地位的基本法律文件。
我国户口登记条例规定:户口登记机关应当设立户口登记簿。公民应当在经常居住的地方登记为常住人口,一个公民只能在一个地方登记为常住人口。
2022-08-29 08:44
“如果结了婚户口还没有迁走,依旧属于原户籍的当地人员,在遇到需要回户籍地办理的事项,是需要回到身份证上标注的地方去办理的。
办理户口迁移的:第一,需向迁入派出所提出迁入的申请,而且得到迁入同意;第二,需要向现在户口所在地派出所提出迁出的申请,而且要开具户籍证明;第三,拿户籍证明和有关材料到迁入地的市级公安局的户政科申请迁入;第四,拿到户政科签发的《准迁证》;第五,拿着准迁证办理迁出,开具迁移证;第六,拿迁移证、身份证到迁入派出所入户。”
“如果结了婚户口还没有迁走,依旧属于原户籍的当地人员,在遇到需要回户籍地办理的事项,是需要回到身份证上标注的地方去办理的。
办理户口迁移的:第一,需向迁入派出所提出迁入的申请,而且得到迁入同意;第二,需要向现在户口所在地派出所提出迁出的申请,而且要开具户籍证明;第三,拿户籍证明和有关材料到迁入地的市级公安局的户政科申请迁入;第四,拿到户政科签发的《准迁证》;第五,拿着准迁证办理迁出,开具迁移证;第六,拿迁移证、身份证到迁入派出所入户。”
2022-12-01 08:51
户籍地在户口本个人页面上常住人口登记卡上看。
户口本的个人页面上常住人口登记卡有“出生地”“籍贯” “本市(县)其它住址”三个栏目。其中籍贯是父亲的祖籍,出生地即本人的出生地,本市(县)其它住址即你所说的要落到那一方的地址上,看这一栏就知道了。我国户口登记制度实行在常住地登记户口的原则。公民常住地发生变化后,应将户口迁移到应将户口迁移到现住地,即进行户口迁移。为16周岁以上的公民颁发身份证,16周岁以下的公民可自愿申领身份证。
2022-08-10 08:51
被执行人户口迁走了,并不影响执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要求,被执行人具有履行能力而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依法对其进行信用惩戒:
(一)以伪造证据、暴力、威胁等方法妨碍、抗拒执行的;
(二)以虚假诉讼、虚假仲裁或者以隐匿、转移财产等方法规避执行的;
(三)违反财产报告制度的;
(四)违反限制高消费令的;
(五)被执行人无正当理由拒不履行执行和解协议的;
(六)其他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
人民法院向被执行人发出的《执行通知书》中,应当载明有关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风险提示内容。
申请执行人认为被执行人存在本规定第一条所列失信行为之一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请将该被执行人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人民法院经审查后作出决定。人民法院认为被执行人存在本规定第一条所列失信行为之一的,也可以依职权作出将该被执行人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决定。
人民法院决定将被执行人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应当制作决定书,决定书自作出之日起生效。决定书应当按照民事诉讼法规定的法律文书送达方式送达当事人。
2022-09-23 08:46
依具体情况而定,如果是农村户口迁出成为非农业户口,则失去了土地使用权,但可继承土地上的房屋财产;反之如果迁出后,仍是集体或农业户,则可收回耕地或根据自己意愿决定收与不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