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订)》第十九条 【试用期】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
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订)》第二十条 【试用期工资】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订)》第二十一条 【试用期内解除劳动合同】在试用期中,除劳动者有本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在试用期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说明理由。
2025-01-22 14:53
劳动者在试用期不签合同的,不可以直接走人。
劳动者在试用期内只需提前三天告知用人单位,即可领取工资、办理离职手续,同时可以要求就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的所有时间部分给付双倍工资赔偿,并向劳动行政部门举报。
2025-01-07 10:22
所谓“劳动关系”,乃指劳动者依照合法规定,与用人单位签署劳动合同后,从而在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形成的一种法律上的联系纽带。
在此过程中,劳动者需要遵守用人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参与由用人单位安排的各项工作任务,以此顺理成章地融入用人单位团队,并从中获取相应的劳动薪酬以及得到必要的劳动保障。
而所谓的“劳动合同”,即代表着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对于确立劳动关系的具体约定,对于双方之间的权利与义务进行了详尽的规定。
在实际操作中,倘若双方始终未能签署劳动合同,那么劳动者亦可依据相关规定选择正常辞职。
然而,当双方打算建立劳动关系时,就必须事先制定并签署劳动合同。
在尚未签署书面劳动合同时,所形成的便是一种不稳定的不定期劳动关系,劳动者有权随时通知用人单位终止这种关系,并且不用提前30天做出任何事先通知。
2022-11-24 16:39
劳动者在试用期辞职,是不可以直接走的,需要解除劳动搞关系之后才能走。《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期间辞职,是需要提前三天通知用人单位就可以解除劳动关系。依据《劳动合同法》37条,劳动者提前30天提出的书面离职,不需要用人单位批准就可以离职。其中,试用期提前3天书面提出;用人单位有义务结清工资办理离职手续。
2024-06-04 11:43
在未与员工签署相关劳动合同的前提下,若双方已经建立了实质上的劳务关系,那么当员工选择离开时,应雇员均有权立即终止劳动合同,无需事先征得雇主同意。
2024-11-06 09:42
可以。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依法签订劳动合同而在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产生的法律关系。劳动者接受用人单位的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工作,成为用人单位的成员,从用人单位领取劳动报酬和受劳动保护。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现实中,如果双方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可以正常辞职。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没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为不定期劳动关系,劳动者可以随时终止劳动关系,而不用提前3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