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誉校长是名誉上的,在涉及到学校统一政策上,对外如果不是涉及到个人名义是不用担责的,但是还是要遵守教师职业基本规范,和相关法律对个人行为的约束。校长和名誉校长都是职位称呼,但是在名誉和权利上有所区别,他们的区别是:
1、在负责事情方面。校长是学校行政部门的负责人;而名誉校长不对任何行政部门负责。
2、知名度方面。校长的知名度没有名誉校长的知名度高。名誉校长是一些学校请全国性的名人出任借助“名人效应”,扩大学校知名度的校长。
3、在学校管理方面。校长综合管理全校的校务,对外代表学校,对内主持校务。而名誉校长不参与任何的管理工作。
4、在选任方面。一般学校的校长的任命是由教育局来进行任命的;而名誉校长只是学校和名人之间的协议,是由学校来任命的。
5、在任职要求方面。校长必须懂得学校教学、教育和管理工作,并受过专门的教育管理专业的教育或培训;而名誉校长则不需要懂得这些。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 【过错责任原则】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2022-08-12 10:55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十六条 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校长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任职条件。校长由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依法聘任。
校长负责制是指学校工作由校长统一领导和全面负责,教代会民主参与管理的学校内部的根本组织制度。校长负责制作为学校内部的领导体制,在职权划分上明确规定校长是学校的法人代表,对政府主管部门承担学校管理的部分责任,对学校教育、教学、人事、财务等实行统一领导、全面负责,行使决策指挥权;学校党组织对学校行政的重大决策有参与权,以其政治核心地位,行使监督保证权;教代会作为全体教职工的群众性代表,以其主人翁地位参与学校管理,行使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权。
在彼此关系上,是以校长为中心,党、政、群相互支持、相互协调、相互制约,形成三位一体、互依互存、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有机整体。因此,校长负责制是一个整体的结构概念。
2022-08-12 10:42
学校挂名的法定代表人在民事上应当承担与一般的法定代表人相同的责任。刑事责任由于后果严重,一般不承担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第二十九条规定,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 教育行政部门按照国家规定完善校长任职资格标准体系和校长持证上岗制度,加强对校长的培训,建设培训信息资源库和培训质量监控与评估体系,提高校长依法办学、民主治校、科学管理和组织实施素质教育的
2022-09-16 15:50
损害他人的名誉权应当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
名誉,是指人们对于公民或法人的品德、才干、声望、信誉和形象等各方面的综合评价。公民的名誉权若受到侵害,有权要求对方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
以书面、口头等形式宣扬他人隐私,或者捏造事实公然丑化他人格,以及用侮辱、诽谤等形式损害他人名誉,造成一定影响的,是侵害公民名誉权的行为。我国民法通则规定,受害人名誉受到侵害时可以请求法院采取以下一些保护措施: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
2022-08-10 16:29
侵犯名誉权承担法律责任,依照《民法典》第179条和第1000条的规定,可以责令侵权人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
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可以书面或者口头方式进行,内容须事先经人民法院审查。
恢复名誉、消除影响的范围,一般应与侵权所造成的不良影响的范围相当。
公民、法人因名誉权受到侵害要求赔偿的,侵权人应该赔偿侵权行为造成的经济损失;公民并提出精神损害赔偿要求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侵权人的过错程度侵权行为的具体情节,给与受害人造成精神损害的后果等情况酌定
2022-08-10 09:23
造谣者要承担的责任要看具体情节。若情节轻微,属于违法但不构成犯罪,按《治安管理处罚法》处罚;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构成犯罪,按《刑法》处罚。法律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一)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
(二)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物质或者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三)扬言实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