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主播刷的礼物不一定能起诉要回。
对于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自愿打赏的行为,属于合法的民事行为,一般是没有权利要回来的,只能通过协商的方式处理;但是如果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大额转账行为,其法定代理人是可以追回的。当事人可以与主播或平台协商处理,协商不成的由法院判决。如果主播是以某种目的为名骗刷巨额礼物,那么就要注意收集证据,报警并请律师维权,可以追回些财务损失。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2022-10-17 09:05
给主播刷礼物可以起诉,但是否能被判决返回需要根据收下情况来确定:
1、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刷的礼物一般不可以要回,一般会被视为赠与;
2、八岁以上不满十八岁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如果未成年人出现大额刷礼物,则认为该行为超出了未成年人年龄和智力状况,如果未经法定代理人同意,该行为是无效的,所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其监护人可以起诉要回。
2022-08-10 10:50
给主播刷礼物一般是不可以要回的。刷礼物属于对于财产的处分,是具有法定效力的,但如果主播是以某种目的为名骗刷巨额礼物,那么就要注意收集证据,报警并请律师维权,可以追回些财务损失。这是可能涉及到诈骗,那么是可以追回财产的。因此具体要看刷礼物时主体的处分意愿是什么,是属于自愿处分还是被诈骗。
2022-10-15 08:53
要看这笔钱是不是自愿刷,且要看年龄,不一定能够立案。大部分刷给主播钱是成年人,在当事人存在智力发育不健全或精神疾病等有限制行为能力人或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情况下,才能向平台要回这些礼物的钱,否则没有根据,是要不回来的。
2022-08-10 09:14
一般的诱导不是违法行为也不是犯罪行为,因为营销的目的就是希望没有消费打算的人进行消费,或者使消费愿望不是很强的人进行消费,特殊情形下对于老年人或者小孩等弱势群体的诱导可能构成不道德的销售行为,对于小孩可能可以通过撤销合同来挽回损失。
如果使消费者陷入错误认识并且处分了自己的财产则可能会构成诈骗。消费者刷礼物这个是属于自愿行为,但是如果诱导他人进行消费,必须要是属于真实而且清晰明了的,如果用虚假的方法进行诱导消费的则是属于违法行为。
2022-08-05 16:30
给主播刷的礼物不一定能要回来。对于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自愿刷礼物的行为,可以认定为合法的民事赠与行为,可以通过协商的方式处理,但是如果协商不成,当事人是没有权利起诉要回的;对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大额刷礼物行为,其法定代理人不同意、追认的,则属于无效的法律行为,是有权要回来的。法律规定,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