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收人员联系村委会调查借款人的信息,这种行为是不合法的,村委会是可以拒绝的,但大家也发现了,现在很多村委会基本上都不会拒绝,而且也不会把催收工作人员怎么样,而一旦催收人员进入村委会并实施了催收作业,那欠款人的欠款信息,个人信息都将会被泄露。前两年更是能看到有些催收人员直接将一封说要给欠款人的催收通知函,或者律师函张贴在村委的公告栏上。
并且催收人员在联系不上欠款人,或者说欠款人无法筹集到款项处理的时候,相当多一部分催收人员都会打电话给村委询问欠款人的家庭情况,而村委会收到消息再放出来,基本上就是人尽皆知了,现在很多催收工作人员都开始盯上了村委调解员,致电村委,村委没有转达义务,而致电调解员说要做起诉调解,报案调解之类的,调解员不出面进行转达,就会有工作不尽职的风险。
《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之一【催收非法债务罪】有下列情形之一,催收高利放贷等产生的非法债务,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一)使用暴力、胁迫方法的;
(二)限制他人人身自由或者侵入他人住宅的;
(三)恐吓、跟踪、骚扰他人的。
2022-09-22 14:24
催收给家里人打电话违法。催收给家里人打电话属于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给予相应的行政处罚:
1、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2、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3、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
4、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
5、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
6、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2022-09-22 10:47
村委会通常不会配合上门催收。
因为村委会是没有义务帮助催收人员对借贷人调查或者通知,而且也没有利益或者绩效可言,还容易得罪人。如果大家碰到催收人员说要告诉村委会这种情况,通过正确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在法律上来说,催收人员不能将借贷人的债务情况告知第三人,而第三人也没有权利去传播借贷人的债务情况。但是很多村委会的人可能缺乏这方面的法律意识,我们可以及时与村委会进行沟通,了解他们对于这类事情的态度以及处理方法,并且在他们不懂的情况下可以普及这方面的法律知识。
2024-08-09 11:37
单纯的电话催收不犯法,犯法的是下面几种:
一、辱骂他人。辱骂行为从而引起肢体冲突是常见的,所以在催收过程中,双方尽量态度平和,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讲道理。禁止骂人。
二、拘禁。有不少人还存在欠债还钱,天经定义的观念,从而当别人欠债不还时,采取限制人身自由的方式来取回欠款,甚至有可能触犯非法拘禁罪。
法律保护公民的合法财产,但绝不允许用非法的方式来保护。
三、肢体冲突。催收一般都是面对面的方式进行。当发现对方发生肢体冲突的情形,要尽量避开。
若没有办法避开,进行适当的正当防卫,后续交由警方来处理。无正当理由,催收员行使暴力还是客户行使暴力,都是违法的。
四、变卖客户的财产,收取客户的现金。
2022-08-09 10:19
“如果对方在未经你允许的情况下,打你的工作单位电话进行骚扰,那么就属于暴力催收。“暴力催收”的主要表现就在于使用“非法”手段,其中主要方式有以下三种情况:
第一种;用打电话方式向欠款人催其还款,每天至少拨打超过5次以上,拨打时间一般在早上8点到晚上9点,有的甚至更长,这其中还包括债务人的家人、亲戚、朋友、同事、邻居等。
第二种;上门催收一般情况下是3人以上,上门之后不表明任何身份,就坐在欠款人家里对其本人以及家人各种威胁、恐吓,进行人身攻击以及口头侮辱。
第三种;到处散布欠款人欠款的消息,或者在路上在门上喷写某某欠款不还的字样等。
在网贷暴力催收的过程中,可能涉及到的犯罪行为有恐吓、殴打、绑架、杀人等等。”
2022-08-09 14:21
催收员往单位打电话通常是合法的。不过,在大多数情况下,催收是不能透露任何关于债务的细节或电话的性质。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从业机构无法与债务人取得联系时,为恢复与债务人联系,方可与债务人事先约定的联系人进行联系。如果消费者在申请贷款的时候,留下了自己工作单位的联系方式,那么催收是可以打电话到单位的。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保理合同是应收账款债权人将现有的或者将有的应收账款转让给保理人,保理人提供资金融通、应收账款管理或者催收、应收账款债务人付款担保等服务的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