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六条 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对于公司扣除员工所有工资的情况,公司不能扣除超过员工工资的20%,如果员工确实给公司造成了损失,单位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2022-08-12 10:21
由于员工重大过失造成的公司损失,可以要求赔偿,但是要看是否是员工因素造成的。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2024-05-06 16:02
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
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2022-09-22 14:07
需要看情况:
其一、员工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违背用人单位的规章规则,导致的直接经济损失的,需要赔偿相应的损失。
其二、不符合上述情况的,员工不需要赔偿相应的损失。
2022-10-13 13:59
具体的赔偿金额要根据公司签订的协议而定。
1、如果和公司签订了劳动合同,且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了劳动者的赔偿责任,公司可以依约定要求赔偿。如果没有就赔偿责任进行约定,则《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16条规定,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2、如果和公司之间是雇佣关系,则根据合同进行赔偿。
2022-11-19 16:20
员工粗心损失4000的情况下,可以根据以下情况进行解决:
1.依合同约定要求员工赔偿。如果公司和员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了员工的赔偿责任,并且,公司在可以完成举证责任的情况下,员工需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员工拒绝赔偿的,公司可以起诉员工,要求其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2.员工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的,按照一定的比例赔偿。
3.没有过失或者仅存在轻微过失的,则无需赔偿。员工正常工作不存在主观故意的或者因为一般过失,造成的经济损失,员工时职务行为时不承担责任。因为公司不能将经营风险,全部转嫁给员工,既不公平,也不合法。
具体的赔偿标准为:
1.需要结合用人单位的管理疏漏、从事行业的风险高低,造成损害的程度等因素综合分析。在员工可以承受的范围内认定赔偿金额。
2.如果事后双方继续履行劳动关系的,公司可以依据法律的规定,赔偿款可以每月从员工的工资中来相应扣除的。但每月赔偿扣除的部分,不能超过员工当月工资的20%。
3.员工在还没有足额赔偿完公司的损失,就离职的,公司可以在双方解除劳动合同时,要求员工一次性赔偿剩余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