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争议由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双方当事人分别向劳动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的,由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
《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规则》
第八条 劳动合同履行地为劳动者实际工作场所地,用人单位所在地为用人单位注册、登记地或者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用人单位未经注册、登记的,其出资人、开办单位或者主管部门所在地为用人单位所在地。
双方当事人分别向劳动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单位所在地的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的,由劳动合同履行地的仲裁委员会管辖。有多个劳动合同履行地的,由最先受理的仲裁委员会管辖。劳动合同履行地不明确的,由用人单位所在地的仲裁委员会管辖。
案件受理后,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发生变化的,不改变争议仲裁的管辖。
2022-09-21 11:41
劳动仲裁向劳动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单位所在地的仲裁委员会申请。
根据我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劳动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单位所在地的仲裁委员会有管辖权,发生劳动合同纠纷时当事人可以选择其一提起劳动合同仲裁。当双方当事人分别向劳动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单位所在地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时,由前者管辖。就是说向劳动合同履行地的仲裁委员会申请更加便捷有效。
2023-02-18 11:03
劳动仲裁应该去有管辖权的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申请,一般有两个:一个是公司注册所在地的劳动仲裁院,一个是劳动实际履行地所属的劳动仲裁院,也就是实际工作所在地的劳动仲裁院。劳动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就近在这两个对公司有管辖权的劳动仲裁院提出申请。
确定了管辖地之后,接下来就是劳动者的程序了。
一、劳动仲裁的流程如下:
1.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递交仲裁申诉书以及相关材料;
2.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决定是否受理;
3.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后五日内向被申请人送达仲裁申请书副本;4.被申请人提交答辩书;
5.仲裁庭开庭审理、调解;
6.做出裁决。
二、申请劳动仲裁需要提供的材料如下:
(1)劳动仲裁申请书;
(2)用人单位的工商登记资料;
(3)劳动者的身份证复印件;
(4)证据资料。(如劳动合同、工资单、工牌、上班打卡记录、同事的证人证言等)。
综上可知,劳动仲裁的管辖地是需要根据劳动者的实际情况来确定的,申请劳动仲裁可以按照以上的流程来进行,您学会了吗?
2025-02-07 17:08
当事人申请劳动争议仲裁,根据级别管辖和地域管辖的规定向相应的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级别管辖是指不同级别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案件的分工。目前县、市、直辖市普遍设立了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部分省、自治区也相应地设立了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地域管辖是指不同地区同级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在受理案件方面的分工。
如果发生争议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不在同一个仲裁委员会管辖地区的,由职工当事人工资关系所在地(即向职工发放工资的单位所在地)的仲裁委员受理。
2023-02-18 10:47
劳动者申请劳动仲裁到当地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原劳动局)内的劳动争议仲裁委申请即可。
劳动仲裁是不收任何费用的,在仲裁之前,劳动者可以向用人单位再进行一次调解,调解无果的话,劳动者可以直接到劳动仲裁机关去申请仲裁。
那么劳动仲裁的流程是什么样的呢?
一、劳动仲裁的流程如下:
1.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递交仲裁申诉书以及相关材料;
2.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决定是否受理;
3.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后五日内向被申请人送达仲裁申请书副本;4.被申请人提交答辩书;
5.仲裁庭开庭审理、调解;
6.做出裁决。
二、申请劳动仲裁需要提供的材料如下:
(1)劳动仲裁申请书;
(2)用人单位的工商登记资料;
(3)劳动者的身份证复印件;
(4)证据资料。(如劳动合同、工资单、工牌、上班打卡记录、同事的证人证言等)。
以上内容就是对相关问题的回答,在申请劳动仲裁之前,会有一个调解程序,如果双方调解成功了那是最好的,如果不能调解成功只能通过仲裁程序来解决问题了。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关注律师,给你详细解答。
2022-09-26 17:06
劳动仲裁可以向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
根据我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负责管辖本区域内发生的劳动争议。
劳动争议由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双方当事人分别向劳动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的,由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