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起诉期间对方纠缠的一般自己协商,协商不成,应该报警。
法律保护公民具有离婚自由的权利,也就是说想离婚的一方随时有权利提出离婚。当事人的行为属于无理取闹,可以选择报警。还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签发“人身保护令”,人身保护令即人身安全保护裁定,是一种民事强制措施,它是法院为了保护家庭暴力受害人及其子女和特定亲属的人身安全、确保婚姻案件诉讼程序的正常进行而作出的民事裁定。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条第一款规定:法院对于可能因当事人一方的行为造成对方当事人损害的案件,根据对方当事人的申请,可以裁定责令其作出一定行为或者禁止其作出一定行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六条 【协议离婚】夫妻双方自愿离婚的,应当签订书面离婚协议,并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
离婚协议应当载明双方自愿离婚的意思表示和对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的意见。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七条 【离婚冷静期】自婚姻登记机关收到离婚登记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任何一方不愿意离婚的,可以向婚姻登记机关撤回离婚登记申请。
前款规定期限届满后三十日内,双方应当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发给离婚证;未申请的,视为撤回离婚登记申请。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八条 【离婚登记】婚姻登记机关查明双方确实是自愿离婚,并已经对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的,予以登记,发给离婚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条 【诉讼离婚】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
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一)重婚或者与他人同居;
(二)实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三)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
(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
(五)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一方被宣告失踪,另一方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
经人民法院判决不准离婚后,双方又分居满一年,一方再次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
2022-09-17 10:22
离婚意味着夫妻双方的关系已解除,如果对方纠缠,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措施:
1、先找到对方详谈一下,看是否能和解,陈述利弊以及这么做的后果。
2、如果对方仍纠缠且采取的是电话骚扰,可以录音,然后向当地警方报案,让警察来处理。
3、如果是恐吓,利用证人录音录像的方法取证,取得大量有效证据,到法院起诉或报警。
2022-08-10 11:04
夫妻双方一旦解除了婚姻关系,双方就恢复了再婚自由,相互间不再具有忠诚、扶养、同居等义务,财产也重新作了分配。离婚后,男方侵犯其前妻的人身权利或财产权利,当然会构成违法行为,情节严重的还会构成犯罪,一、可以报警寻求警方的帮助,由警方责令对方离开。但是也有很多公安民警会以此纠纷为家事纠纷为由不予处理。
二、如果经由法院的判决书、调解书确认现居住房产的所有权归一方,而另外一方却不肯搬离的话, 对拒不执行有关扶养费、抚养费、赡养费、财产分割、遗产继承、探望子女等判决或裁定的,由人民法院依法强制执行。因此,当事人可以根据生效的判决书或调解书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三、如果双方是协议离婚,在离婚协议中将现居住房产的所有权约定归一方所有,另外一方不肯搬离的话,可以起诉对方,要求对方从房内搬出,并可以主张对方按居住时间缴纳一半的房租。
2022-08-20 16:10
可以起诉离婚。
婚姻自由权利是《宪法》第49条明确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婚姻法》第2条对此也做了相应的规定,其内容包括结婚自由和离婚自由。当然任何自由都不是绝对的自由,都是法律范围内的自由,都必须是符合法律规定的自由。
离婚自由也不例外,也是法律范围内的自由,只要符合法律规定的离婚条件就可以通过诉讼实现离婚目的。《婚姻法》第32条规定了在协商不成的情况下诉讼,符合以下条件,经调解无效,法院即准予离婚:
1、重婚或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
2、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
3、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的;
4、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的;
5、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上述五种情形如果用一句话归纳即为夫妻感情确已破裂,只要符合此标准,即符合离婚的条件,而这其中并不包括一方患重病的情况,虽然即一方患重病不是能否离婚的必须考虑因素,但是一方患重病并不影响另一方离婚自由权利的行使。
2022-08-20 11:59
起诉离婚期间一方如果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对另一方以及近亲属实施打击报复的,已经违反了《反家庭暴力法》的规定,受害人及他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可以向双方的单位、居委会、村委会、妇联等单位寻求救助,也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以及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或申请人身保护令。人身保护令包含以下措施:
1、禁止实施家庭暴力;
2、禁止骚扰、跟踪、接触被害人及其近亲属;
3、责令施害人迁出被害人居所
4、其他措施。
人身保护令的期限最长为6个月,法院可根据受害人的申请予以撤销、变更或延长,如果受害人违反人身安全保护令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不构成犯罪的,法院将给予训诫、罚款、拘留等措施。
2022-08-24 15:36
《民事诉讼法》第143条规定 原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按撤诉处理;被告反诉的,可以缺席判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