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签劳动合同直接走了是有工资的。不过劳动者擅自离职,没有提前30天书面提出离职,用人单位也不存在《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的情况,劳动者属于违法。用人单位应该全额支付劳动者工资,但是该劳动者给用人单位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招聘产生的费用,用人单位可以要求劳动者承担。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劳动者违反本法规定解除劳动合同,或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义务或者竞业限制,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订)》第二十三条 【保密义务和竞业限制】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
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订)》第三十八条 【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2025-01-07 10:22
所谓“劳动关系”,乃指劳动者依照合法规定,与用人单位签署劳动合同后,从而在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形成的一种法律上的联系纽带。
在此过程中,劳动者需要遵守用人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参与由用人单位安排的各项工作任务,以此顺理成章地融入用人单位团队,并从中获取相应的劳动薪酬以及得到必要的劳动保障。
而所谓的“劳动合同”,即代表着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对于确立劳动关系的具体约定,对于双方之间的权利与义务进行了详尽的规定。
在实际操作中,倘若双方始终未能签署劳动合同,那么劳动者亦可依据相关规定选择正常辞职。
然而,当双方打算建立劳动关系时,就必须事先制定并签署劳动合同。
在尚未签署书面劳动合同时,所形成的便是一种不稳定的不定期劳动关系,劳动者有权随时通知用人单位终止这种关系,并且不用提前30天做出任何事先通知。
2022-09-01 14:47
虽然单位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属于违法,但劳动者离职应当提前30天通知用人单位然后离开;当然,同时可以向公司要求支付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
根据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因此企业在解除劳动关系时应支付双倍工资。若未支付,职工可申请劳动仲裁。
2024-06-04 11:43
在未与员工签署相关劳动合同的前提下,若双方已经建立了实质上的劳务关系,那么当员工选择离开时,应雇员均有权立即终止劳动合同,无需事先征得雇主同意。
2024-09-09 13:56
可以。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依法签订劳动合同而在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产生的法律关系。劳动者接受用人单位的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工作,成为用人单位的成员,从用人单位领取劳动报酬和受劳动保护。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现实中,如果双方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可以正常辞职。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没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为不定期劳动关系,劳动者可以随时终止劳动关系,而不用提前30天。
2024-11-06 09:42
可以。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依法签订劳动合同而在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产生的法律关系。劳动者接受用人单位的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工作,成为用人单位的成员,从用人单位领取劳动报酬和受劳动保护。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现实中,如果双方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可以正常辞职。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没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为不定期劳动关系,劳动者可以随时终止劳动关系,而不用提前3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