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私权是我国公民最基本的人身权利之一,公民的隐私权是不容许侵犯的。窃听别人隐私是属于违法的行为,但如果只是窃听隐私一般是不构成犯罪的,所以并不是犯法的行为。
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
除权利人明确同意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实施拍摄、录制、公开、窥视、窃听他人的私密活动;以其他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条 【隐私权】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三条 【隐私权侵害行为】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权利人明确同意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实施下列行为:
(一)以电话、短信、即时通讯工具、电子邮件、传单等方式侵扰他人的私人生活安宁;
(二)进入、拍摄、窥视他人的住宅、宾馆房间等私密空间;
(三)拍摄、窥视、窃听、公开他人的私密活动;
(四)拍摄、窥视他人身体的私密部位;
(五)处理他人的私密信息;
(六)以其他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2022-08-19 13:35
私自在别人家放窃听器是违法的。其行为已经违反了法律,涉嫌偷窥、偷拍、窃听他人隐私。依法要追究治安行政责任。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2025-03-26 16:28
通过技术手段偷听取证,也就是窃听,未经公安或国家安全部门批准,肯定不合法的。法律部门一般也不会采信。如果涉及到隐私的话是违法的。如果只是单纯取证是不违法的。但是取证要在非隐私场合下才可以进行。有些场合是禁止录音的。
2024-08-28 09:28
擅自安装窃听产品,窃取用户私人信息的行为是违法的,严重的可能触犯刑法,构成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罪。照刑法规定,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造成严重后果的,将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同时,普通公民如果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将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进行处罚,将被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2025-02-18 09:29
擅自安装窃听产品,窃取用户私人信息的行为是违法的,严重的可能触犯刑法,构成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罪。照刑法规定,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造成严重后果的,将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同时,普通公民如果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将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进行处罚,将被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2025-03-21 15:20
擅自安装窃听产品,窃取用户私人信息的行为是违法的,严重的可能触犯刑法,构成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罪。照刑法规定,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造成严重后果的,将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同时,普通公民如果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将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进行处罚,将被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