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主享有知情权,物业把业主踢出物业群的行为不合法。业主知情权是指业主了解建筑区划内涉及业主共有权以及共同管理权相关事项的权利。
《物业管理条例》规定,业主对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和相关场地使用情况享有知情权和监督权。 由于物业没有尽到告知义务导致作为业主失去相关物业服务及小区事项知情权,要求物业改正,包括物业短信通知,电话通知,微信群通知,但不限于以上通知方式,也是作为物业服务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作为业主既然按照物业服务合同约定按时缴纳物业费,就应该享有全部物业服务的权力。物业公司应该差异化对待业主,使业主失去应有的知情权,监督权。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百八十七条 【业主合法权益的保护】业主对建设单位、物业服务企业或者其他管理人以及其他业主侵害自己合法权益的行为,有权请求其承担民事责任。
2024-03-26 11:52
若是业主不交物业费,物业公司可以与业主协商,若是协商不成的,可以起诉。起诉的一方应当提供起诉状以及相应的证据。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物业公司应当为业主提供好相应的服务。
2022-09-22 15:09
隐私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收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而且权利主体对他人在何种程度上可以介入私生活,对隐私是否向他人公开以及公开的人群范围和程度等具有决定权。隐私权是一种基本人格权利,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下列行为属于侵犯隐私权:
一、未经公民许可,公开其姓名、肖像、住址、身份证号码和电话号码。
二、非法侵入、搜查住宅,或以其他方式破坏居住安宁。
三、非法跟踪,监视住所,安装窃听设备,私拍私生活镜头,窥探室内情况。
四、非法刺探财产状况或未经本人允许公布其财产状况。
五、私拆信件,偷看日记,刺探私人文件内容,以及公开。
六、调查、刺探社会关系并非法公诸于众。
七、干扰夫妻性生活或对其进行调查、公布。
八、将婚外性生活向社会公布。
九、泄露公民的个人材料或公诸于众或扩大公开范围。
十、收集公民不愿向社会公开的纯属个人的情况。因此,在老公不知情的情况下雇人跟踪严重触犯了法律。
2023-02-14 16:56
如果不经物业人员同意随意给物业人员进行录像的那么是不合法的,此行为侵犯了对方的隐私权和肖像权。
隐私权是指公民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搜集、利用和公开等的一种人格权。隐私权赋予权利人对私人生活的控制权,这种控制权包括防御他人窃取个人隐私与是否向他人公开隐私及公开范围的决定权。
肖像权,是指自然人以在自己的肖像上所体现的人格利益为内容,享有的制作、使用、公开以及许可他人使用自己肖像的具体人格权。
如果有人侵犯了自己的隐私权和肖像权的,那么可以起诉处理的,要求对方停止侵害、赔礼道歉,如果有损失的,还可以要求赔偿相应的损失。
起诉是依法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法院对特定案件进行审判的行为。民事诉讼法中的起诉,是指民事法律关系主体因自己的或依法受其管理、支配的民事权益受到侵犯,或者与他人发生争议,以自己的名义请求法院予以审判保护的诉讼行为。如果想要起诉的,一般是需要向法院提交起诉状的,起诉状的内容一般包括:原被告双方的详细信息;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将起诉状提交至法院之后,符合起诉条件的,法院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相关当事人。
由此可见,不可以随意拍他人视频的,属于侵权行为的。
2022-08-22 15:18
选物业业主全体业主过1/2参加投票,选举有效。根据我国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业主大会会议可以采用集体讨论的形式,也可以采用书面征求意见的形式;但是,应当有物业管理区域内专有部分占建筑物总面积过半数的业主且占总人数过半数的业主参加。业主可以委托代理人参加业主大会会议。应当经专有部分占建筑物总面积2/3以上的业主且占总人数2/3以上的业主同意。
2021-12-10 11:43
物业费纠纷的诉讼时效为三年。
在法律规定的诉讼时效期间内,权利人提出请求的,人民法院就强制义务人履行所承担的义务。而在法定的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之后,权利人行使请求权的,人民法院就不再予以保护。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