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冷静期是指夫妻在离婚时,政府强制要求双方暂时分开考虑清楚后,再行决定是否继续离婚的期限,为期30天。离婚冷静期的实行使离婚率大大降低,但是对于一些想要马上离婚的夫妻来说,离婚冷静期就是一种折磨,想要马上解脱婚姻关系,却还要等30天才能去拿离婚证。离婚冷静期的弊端为:
(1)离婚冷静期制度增加了不确定性与风险。
在离婚冷静期期间,因为双方的夫妻关系尚未解除,在此期间涉及到的一系列的权利义务不明确,比如在离婚冷静期期间一方恶意借债的,明显是对于另一方的合法权益侵犯。但是另一方要想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可能需要付出巨大的成本。
(2)离婚冷静期制度加大了离婚双方的成本。
一方面,双方在离婚冷静期之后还要共同再去一次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证。另一方面,如果在冷静期期间,其中一方反悔的,另一方坚持离婚的,这时候另一方就只能去法院提起诉讼,而诉讼周期又比较漫长,法院对于离婚的判决又采取审慎的态度,这对已经签订协议本来可以离婚了,但是另一方又反悔,坚持要离婚的一方来说,成本加大,风险也加大。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七条 【离婚冷静期】自婚姻登记机关收到离婚登记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任何一方不愿意离婚的,可以向婚姻登记机关撤回离婚登记申请。
前款规定期限届满后三十日内,双方应当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发给离婚证;未申请的,视为撤回离婚登记申请。
2022-10-27 16:19
离婚冷静期是指夫妻在离婚时,政府强制要求双方暂时分开考虑清楚后,再行决定是否继续离婚的期限,为期30天。离婚冷静期的实行使离婚率大大降低,但是对于一些想要马上离婚的夫妻来说,离婚冷静期就是一种折磨,想要马上解脱婚姻关系,却还要等30天才能去拿离婚证。离婚冷静期的弊端为:
(1)离婚冷静期制度增加了不确定性与风险。
在离婚冷静期期间,因为双方的夫妻关系尚未解除,在此期间涉及到的一系列的权利义务不明确,比如在离婚冷静期期间一方恶意借债的,明显是对于另一方的合法权益侵犯。但是另一方要想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可能需要付出巨大的成本。
(2)离婚冷静期制度加大了离婚双方的成本。
一方面,双方在离婚冷静期之后还要共同再去一次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证。另一方面,如果在冷静期期间,其中一方反悔的,另一方坚持离婚的,这时候另一方就只能去法院提起诉讼,而诉讼周期又比较漫长,法院对于离婚的判决又采取审慎的态度,这对已经签订协议本来可以离婚了,但是另一方又反悔,坚持要离婚的一方来说,成本加大,风险也加大。
2022-08-08 17:27
离婚冷静期,又称离婚熟虑期,是指在离婚自由原则下,婚姻双方当事人申请自愿离婚,在婚姻登记机关收到该申请之日起一定期间内,任何一方都可撤回离婚申请、终结登记离婚程序的冷静思考期间。离婚冷静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双方当事人因冲动、赌气等原因产生的矛盾,避免子女与其他家庭成员因此受到伤害,通过婚姻关系的稳定来维护家庭关系的和谐。离婚冷静期还有助于减少人们把离婚当作逃避夫妻矛盾的优选项现象,改善夫妻对婚姻关系的不谨慎态度,激发对婚姻家庭的责任心,使社会形成良好的婚姻家庭观,维护婚姻秩序。
2022-08-08 17:19
离婚冷静期,又称离婚熟虑期,是指在离婚自由原则下,婚姻双方当事人申请自愿离婚,在婚姻登记机关收到该申请之日起一定期间内,任何一方都可撤回离婚申请、终结登记离婚程序的冷静思考期间。
2022-09-26 09:32
目前“离婚冷静期”三十天的规定,是一个原则性的规定,双方有激烈的冲突、存在家庭暴力或者虐待的情况等,都不受冷静期的限制。
我国目前现行的离婚程序分两种。
一是协议离婚,也叫自愿离婚,换言之,就是两个人都同意离婚,签了离婚协议书,商量好了财产分配和孩子抚养等问题,然后去民政局办理手续。
当然,这其中也会存在一方想离婚,而另一方不同意的情况;或者一方有出轨、家暴等重大过错,给另一方造成了损害,此时,就需要去法院进行诉讼离婚。
离婚冷静期的设立仅针对登记离婚的情形,并不影响涉及重婚、家庭暴力等法定离婚事由的当事人通过诉讼离婚得到救济。
2022-09-26 14:02
离婚冷静期是强制的。
因为在《民法典》中规定,夫妻双方自愿离婚的,应当签订书面离婚协议,并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
自婚姻登记机关收到离婚登记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任何一方不愿意离婚的,可以向婚姻登记机关撤回离婚登记申请。
前款规定期限届满后三十日内,双方应当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发给离婚证;未申请的,视为撤回离婚登记申请。
所以,离婚冷静期在我国法律中有明文规定,受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