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的全称是中国共产党某省委员会。省政府的全称是某省级人民政府。例如在山东省,省委是中国共产党山东省委员会,省政府是山东省级人民政府。
区别如下:省委是党的机构,省委主要负责人为省委书记,是省的第一领导人。省政府是国家一级行政区政府,主要负责人称为省长。省长是省政府的一号人物,是省的第二领导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百零五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实行省长、市长、县长、区长、乡长、镇长负责制。
2022-10-24 11:09
省委的全称是中国共产党某省委员会。省政府的全称是某省级人民政府。例如在山东省,省委是中国共产党山东省委员会,省政府是山东省级人民政府。
区别如下:省委是党的机构,省委主要负责人为省委书记,是省的第一领导人。省政府是国家一级行政区政府,主要负责人称为省长。省长是省政府的一号人物,是省的第二领导人。
2022-08-19 14:05
区别是范围不同。两者属于同一级别的行政机关,可以统称乡镇。规模大点的或者人口多,经济稍好点的,称作镇。乡镇府和镇政府都是经过省政府审批的。镇政府和乡政府一样的级别,镇经济规模比乡大,一般镇委书记也是高配。乡政府机构具有党委和政府两种职能,党委领导政府工作。主要是政治思想和方针政策的领导,干部的选拔,考核和监督,经济和行政工作中重大问题的决策。
2022-08-09 09:53
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有本质的区别:一是制定颁布的机关不同;二是权威性和产生的社会效力不同,地方性政府法律效力低于地方性法规,地方性法规在本省(市)范围内有效,其效力低于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的地方性法规。地方性法规:是指法定的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依照法定的权限,在不同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制定和颁布的在本行政区域范围内实施的规范性文件。地方性法规,即地方立法机关制定或认可的,其效力不能及于全国,而只能在地方区域内发生法律效力的规范性法律文件。
2022-11-19 16:11
政府保护,是指有各级政府对未成年人的各项权益进行保护,社会保护,是指各社会团体,企事业组织和其他组织及公民,对未成年人实施的保护。
法律对于社会保护的规定为:全社会应当树立关心、爱护未成年人的良好风尚。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人民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以及其他组织和个人,开展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活动和服务。
法律对于政府保护的规定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承担未成年人保护协调机制具体工作的职能部门应当明确相关内设机构或者专门人员,负责承担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乡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应当设立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或者指定专门人员,及时办理未成年人相关事务;支持、指导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设立专人专岗,做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
2024-04-19 14:34
教师政府购岗和编制的区别如下:
1、购岗教师是临聘人员、合同工,工资、福利待遇较低,工作不稳定,有随时被解雇的风险,拥有的职权相对较小。
2、在编教师是正式工,工资、福利待遇较高,工作较稳定,拥有的职权相对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