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籍人员抵达中国第一入境点后,将在机场进行核酸检测,并按入境点防疫部门要求,在指定地点隔离14-28天 (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7至14天居家隔离医学观察)。隔离期间及结束时,外籍人员还需按照当地疫情防控中心的要求进行数次核酸检测。如果所有的测试结果都是阴性,外籍人员方可结束隔离。
2021年外籍人士入华需要满足的条件为:
1.持有外交,公务,礼遇,C字签证的外籍人士可以入境。
2.持有2020年3月28日以后,颁发的签证的外籍人士可以入境。
3.持有有效的中国工作类、私人事务类,和团聚类居留许可的外籍人士可以入境。
4.持有2020年3月28日以后过期的中国工作类、私人事务类,和团聚类居留许可的外籍人士可以重新办理签证入境。
5.持有永久居留证的外国公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国家移民管理局关于允许持三类有效居留许可外国人入境的公告》第一条 自2020年9月28日0时起,允许持有效中国工作类、私人事务类和团聚类居留许可的外国人入境,相关人员无需重新申办签证。如外国人持有的上述三类居留许可于2020年3月28日0时后过期,持有人在来华事由不变的情况下,可凭过期居留许可和有关材料向中国驻外使领馆申办相应签证入境。
2022-10-20 16:54
外籍人员抵达中国第一入境点后,将在机场进行核酸检测,并按入境点防疫部门要求,在指定地点隔离14-28天 (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7至14天居家隔离医学观察)。隔离期间及结束时,外籍人员还需按照当地疫情防控中心的要求进行数次核酸检测。如果所有的测试结果都是阴性,外籍人员方可结束隔离。
2021年外籍人士入华需要满足的条件为:
1.持有外交,公务,礼遇,C字签证的外籍人士可以入境。
2.持有2020年3月28日以后,颁发的签证的外籍人士可以入境。
3.持有有效的中国工作类、私人事务类,和团聚类居留许可的外籍人士可以入境。
4.持有2020年3月28日以后过期的中国工作类、私人事务类,和团聚类居留许可的外籍人士可以重新办理签证入境。
5.持有永久居留证的外国公民。
2022-09-23 10:48
外籍人员抵达中国第一入境点后,将在机场进行核酸检测,并按入境点防疫部门要求,在指定地点隔离14-28天 (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7至14天居家隔离医学观察)。隔离期间及结束时,外籍人员还需按照当地疫情防控中心的要求进行数次核酸检测。如果所有的测试结果都是阴性,外籍人员方可结束隔离。外籍人员赴华条件:
1、持有外交,公务,礼遇,C字签证的外籍人士可以入境。
2、持有2020年3月28日以后颁发的签证的外籍人士可以入境。
3、持有有效的中国工作类、私人事务类和团聚类居留许可的外籍人士可以入境。
4、持有2020年3月28日以后过期的中国工作类、私人事务类和团聚类居留许可的外籍人士可以重新办理签证入境。
5 、持有永久居留证的外国公民。
其次,中国驻英国、法国、意大利、比利时、俄罗斯、菲律宾、印度、乌克兰和孟加拉国等国大使馆都发布了公告:
1、 所在这些国家的外籍人士需要持2020年11月3日后签发的签证才能入境中国。
2 、所在这些国家的外籍人士持有中国工作类、私人事务类和团聚类居留许可不被允许入境中国。注意:这些国家的外籍人士3月28日到11月2日之间的签证并没有失去效力,只是当地使领馆不允许这些外籍人士直接赴华,他们不会拿到健康申明书(后来改为HDC码)。换句话说,这些国家的外籍人士如果持有上述三种居留或者3月28日到11月2日之间的签证,可以通过入境别的国家(比如美国)从而赴华。
2022-09-16 11:04
允许入境的一般是有居住许可(实际在中国生活的人,属于国家引进人才),外交人员,留学生。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外国人入境、过境和在中国境内居留,必须经中国政府主管机关许可。外国人入境、出境、过境,必须从对外国人开放的或者指定的口岸通行,接受边防检查机关的检查。外国的交通工具入境、出境、过境,必须从对外国人开放的或者指定的口岸通行,接受边防检查机关的检查和监护。同时我们和外国人交往的 过程中应该本着友好相处的原则,交流文化,传递友好的信号。
2022-08-11 14:47
允许入境的一般是有居住许可(实际在中国生活的人,属于国家引进人才),外交人员,留学生。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外国人入境、过境和在中国境内居留,必须经中国政府主管机关许可。外国人入境、出境、过境,必须从对外国人开放的或者指定的口岸通行,接受边防检查机关的检查。外国的交通工具入境、出境、过境,必须从对外国人开放的或者指定的口岸通行,接受边防检查机关的检查和监护。同时我们和外国人交往的 过程中应该本着友好相处的原则,交流文化,传递友好的信号。
2022-09-27 08:41
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
用人单位不得因女职工怀孕、生育、哺乳降低其工资、予以辞退、与其解除劳动或者聘用合同。
女职工在孕期不能适应原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医疗机构的证明,予以减轻劳动量或者安排其他能够适应的劳动。
对怀孕7个月以上的女职工,用人单位不得延长劳动时间或者安排夜班劳动,并应当在劳动时间内安排一定的休息时间。
怀孕女职工在劳动时间内进行产前检查,所需时间计入劳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