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空间安全作业五条规定如下:
一、必须严格实行作业审批制度,严禁擅自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二、必须做到“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严禁通风、检测不合格作业。
三、必须配备个人防中毒窒息等防护装备,设置安全警示标识,严禁无防护监护措施作业。
四、必须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严禁教育培训不合格上岗作业。
五、必须制定应急措施,现场配备应急装备,严禁盲目施救。
法律依据
《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第五条 存在有限空间作业的工贸企业应当建立下列安全生产制度和规程: (一)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责任制度; (二)有限空间作业审批制度; (三)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安全管理制度; (四)有限空间作业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作业人员、应急救援人员安全培训教育制度; (五)有限空间作业应急管理制度; (六)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2022-11-19 08:55
工贸企业对其发包的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承担主体责任。根据相关法律的规定,工贸企业是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的责任主体,其主要负责人对本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全面负责,相关负责人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本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负责。综上所述,一旦工贸企业出现生产安全问题的,给可以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主体的法律责任。
2022-08-11 17:04
有限空间作业应当严格遵守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的原则。
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部分封闭,进出口较为狭窄有限,未被设计为固定工作场所,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氧含量不足的空间。有限空间作业是指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实施的作业活动。
在有限空间作业的危险有以下几种:
中毒危害:有限空间容易积聚高浓度有害物质。有害物质可以是原来就存在于有限空间的也可以是作业过程中逐渐积聚的。
缺氧危害:空气中氧浓度过低会引起缺氧。
燃爆危害:空气中存在易燃、易爆物质,浓度过高遇火会引起爆炸或燃烧。
其他危害:其他任何威胁生命或健康的环境条件。如坠落、溺水、物体打击、电击等。
2022-08-10 09:40
有限空间作业票”有效期不超过24小时。装置全面停车检修期间,经全面检查合格后,“有限空间作业票”有效时间不超过72小时。作业期间如果安全措施发生变化,应立即停止作业,待处理达到作业的安全条件后,方可再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有限空间作业票”的审批人应对监护人和作业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和作业环境交底。内容应包括:所从事作业的风险及应急计划:必要的安全知识、救护方法;便携式检测仪使用方法等。
2022-08-11 15:29
受限空间作业时间不应超过半小时。根据《化学品生产单位特殊作业安全规范》的规定,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的时间距气体检测时间,不应超过30分钟,如现场条件允许,时间可适当放宽,但不应超过60分钟。
进入受限空间须使用两台同型号设备,分别进行氧气含量、可燃气体浓度、有毒有害气体检测,气体监测宜优先选择连续监测方式,若采用间断性监测,间隔不应超过30分钟,要保证受限空间内空气流通和人员呼吸需要,采取强制通风,严禁向受限空间通纯氧。
2022-09-23 08:39
为了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制定了十五条措施:
严格落实地方党委安全生产责任;严格落实地方政府安全生产责任;严格落实部门安全监管责任;严肃追究领导责任和监管责任;企业主要负责人必须严格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企业主要负责人必须严格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牢牢守住项目审批安全红线;严厉查处违法分包转包和挂靠资质行为;切实加强劳务派遣和灵活用工人员安全管理;重拳出击开展“打非治违”;坚决整治执法检查宽松软问题;着力加强安全监管执法队伍建设;着力加强安全监管执法队伍建设;严肃查处瞒报谎报迟报漏报事故行为;统筹做好经济发展、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