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两种方法可以把婚前财产变成婚后的共同财产。第一种是卖,比如是房子,对方以买卖的形式卖给你,你可以先跟你协商你不给钱他,但是一定要他写收条,要不然过后发生什么矛盾打官司的时候,他说没有收到你的钱,那房子始终还是属于婚前的财产;第二种是赠送,对方无偿地赠送给你,赠送的形式的话可以属于完全是你的财产,但是过后万一你想变卖那必须要交百分之二十的所得税和其他的手续费。如果想将婚前财产变成婚后的共同财产,只有以上的两种方法,具体办理程序还需要银行评估与公证等等的相关手续。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条 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为夫妻的共同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 (一)工资、奖金、劳务报酬; (二)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 (三)知识产权的收益; (四)继承或者受赠的财产,但是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第三项规定的除外; (五)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 夫妻对共同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
2023-03-13 17:06
如果该婚前房产单纯是一方购买,则属于个人财产,根据民法典规定,另一方不能对其进行分割。
我国《民法典》规定,婚前财产为夫妻一方的财产。不论婚姻延续时间多长,该个人财产不会自动转化为夫妻共同财产。顾名思义,婚前房产若是登记在夫妻一方名下,是不能分配的,也就不存在婚前房产如何分割的问题。如果另一方参与婚后还贷,则离婚时应将一方婚前购买的按揭房判归买房者所有,同时应当将夫妻所共同偿还贷款的一半补偿给另外一方。当然,剩余未归还的债务为个人债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夫妻共有财产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一)工资、奖金;(二)生产、经营的收益;(三)知识产权的收益;(四)继承或赠与所得的财产,但本法第十八条第三项规定的除外;(五)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夫妻对共同所有的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夫妻一方的财产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夫妻一方的财产:(一)一方的婚前财产;(二)一方因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医疗费、残疾人生活补助费等费用;(三)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夫或妻一方的财产;(四)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五)其他应当归一方的财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夫妻财产约定夫妻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适用本法的规定。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约束力。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约定归各自所有的,夫或妻一方对外所负的债务,第三人知道该约定的,以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财产清偿。夫妻共同财产的离婚处理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的原则判决。夫或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享有的权益等,应当依法予以保护。补偿夫妻书面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归各自所有,一方因抚育子女、照料老人、协助另一方工作等付出较多义务的,离婚时有权向另一方请求补偿,另一方应当予以补偿。共同债务离婚时,原为夫妻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应当共同偿还。共同财产不足清偿的,或财产归各自所有的,由双方协议清偿;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
综上所述,你的问题有得到解答吗!
2021-02-05 14:43
婚前房产分割主要有以下情况:1、夫妻双方对财产归谁所有以书面形式约定的,或以口头形式约定,双方无争议的,离婚时应按约定处理。2、夫妻双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为夫妻共同财产,分割时应遵循共同财产的处理原则。
2023-08-31 15:50
婚前房产公证有效。婚前房产的公证手续可以明确双方各自婚前财产的数量,有效减少纠纷。在夫妻的婚姻关系破裂时,房产也可按照公证内容明确归属,有利于保障夫妻双方,尤其是婚前财产较多一方的合法权益。
2022-09-06 16:36
这种情况可以双方约定好婚内的财产协议来变更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条 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
产,为夫妻的共同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
(一)工资、奖金、劳务报酬;
(二)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
(三)知识产权的收益;
(四)继承或者受赠的财产,但是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第三项规定的除外;
(五)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
夫妻对共同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
夫妻离婚时可以在协议中注明共有房产变成一方所有的,并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
此外还可以通过公证放弃共有财产或者赠与等方式使共有财产变成一方财产。
2022-08-08 16:05
1、婚后买房,无特别约定的,按夫妻共同财产平分。
2、婚后夫妻共同偿还贷款,婚后共同还贷款部分及增值部分平分。
3、一方出资登记在己方子女名下的,属于出资一方财产。
4、双方父母出资的,按出资额分。 当事人结婚前,父母为双方购置房屋出资的,该出资应当认定为对自己子女个人的赠与,但父母明确表示赠与双方的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