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刑事案件立案后,由公安机关依照职权对犯罪嫌疑人进行追究。受害人无权要求撤案,更无权要求撤销通缉。
2、刑事追诉是由国家机关以国家权力强制实施的,不受当事人(报案人、受害人)的控制。公安机关只要发现有犯罪行为发生的,即应当依法立案侦查,并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强制措施。
3、对于刑事案件中的民事责任问题,受害人可以与犯罪嫌疑人进行民事和解。但民事和解并不影响司法机关依法追究犯罪人的刑事责任。故意伤害,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手指被砍能接上的,应该不构成重伤,但具体还要以法医鉴定为准。因是共同犯罪,会区分主犯和从犯,如果是主犯,会判重一些(可能会是3年),从犯的话会判轻一些(有期徒刑、拘役、管制,都有可能)。
行政处罚法中追诉时效是指对违法行为人因违法行为,被追究责任给予行政处罚的有效期限。如果超过这个期限,则行政机关不得因该违法行为给予行为人施以行政处罚。
《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九条规定,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前款规定的期限,从违法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违法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八十六条规定:违反税收法律、行政法规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在五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连续状态是指行为人连续实施数个同一种类的违法行为,继续状态是指一个违法行为在时间上的延续。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对行政处罚追诉时效作出特别规定,所以自2001年5月1日后发生的税务行政违法行为,税务行政处罚的追诉时效为五年。也就是说在税务违法行为发生后五年内未被发现,在五年后无论何时发现这一违法行为,都不能给予行政处罚。
综上所述,你的问题有得到解答吗!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九条 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前款规定的期限,从违法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违法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八十六条 违反税收法律、行政法规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在五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
2020-10-17 14:22
网上通缉不同于通缉。在刑事诉讼法中,通缉是一种执行逮捕的特殊形式,它的使用对象是应当逮捕的在逃的犯罪嫌疑人,而网上通缉的对象不仅包括办理了逮捕法律手续的在逃犯罪嫌疑人,而且大量的对象是刑事拘留在逃犯罪嫌疑人;通缉令可以通过广播、电视、报刊、计算机网络等公开媒体对外发布,为广大公众所知晓,而网上通缉逃犯信息只能在公安网上发布,仅供公安机关查询比对,它对外保密,其受众面仅限于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网上通缉已吸收了通缉的部分职能。也就是对未被抓获的犯罪嫌疑人的特征照片上传到公安部网站,供大家识别和提供消息进行抓捕。
2022-09-05 15:06
网上通缉就是对未被抓获的犯罪嫌疑人的特征照片长传到公安部网站,供大家识别和提供消息进行抓捕。
网上通缉的条件是:
1、是刑事犯罪,
2、犯罪事实清楚,
3、案犯在逃,符合这三个条件就能上网通缉。
2022-08-29 12:00
打架致人轻伤,涉嫌故意伤害罪,报案后公安机关应当立案侦查,对犯罪嫌疑人刑事拘留,如果犯罪嫌疑人在逃,应当发出通缉令网上在逃。
2025-04-28 16:27
挪用公款如果构成犯罪,且嫌疑人在逃的会进行网上通缉。
挪用公款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就构成犯罪:
1、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数额在5千元至1万元以上,进行非法活动的;
2、挪用公款数额在一万元至3万元以上,归个人进行营利活动的;
3、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数额在一万元至3万元以上,超过3个月未还的。
2025-04-10 16:52
行凶通缉犯是不可以保释的。根据《刑事诉讼法》对于取保候审的相关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行凶通缉犯的社会危险性极大,因此不适用保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