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的生效要件一般有以下几种:
第一、合同当事人在签订合同的时候应当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比如限制行为能力的人签订的合同效力是待定的,需要监护人的追认才可以发生法律效力。
第二、合同当事人的意思表示要真实。通俗地讲,就是合同当事人对合同内容、形式都达成了一致,不存在虚假或者误解的部分。如果两个人意思表示不一致,自然不会签订合同,更不会使合同生效。
第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法律依据:
《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2022-08-25 16:40
根据《民法典》第四百九十条规定,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当事人均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时合同成立。在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之前,当事人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但是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
2021-02-19 09:23
质押合同生效必须具备的条件:
1、出质人与质权人应当采用书面的形式订立质押合同。
2、出质人必须在合同约定的期限将权利证书交给质权人。
3、订立权利质押合同的主体必须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4、权利质押合同的当事人必须意思表示真实。
2022-08-23 13:30
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生效的,依照其规定。
合同生效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合同依法成立;
2、没有《民法典》关于合同无效的情形;
3、如果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办理批准、登记手续生效的,应当办理相应手续。
2022-08-17 14:49
定作合同的生效条件是:一是定作合同当事人具有缔约能力,行为人的缔约能力既包括公民的缔约能力,也包括法人的缔约能力;二是意思表示真实,在定作合同中,双方并就合同的有关具体内容协商达成一致意见;三是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损害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
2022-08-20 1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