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驾处罚标准,一、酒驾判断标准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20mg/100mL,小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二、酒驾处罚标准酒后驾驶,暂扣6个月驾驶证,并处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此前曾因酒驾被处罚,再次酒后驾驶的,处10日以下拘留,并处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吊销驾驶证。醉酒驾驶,由公安机关约束至酒醒。吊销机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5年内不得重新取得驾驶证。酒后驾驶营运车辆,处15日拘留,并处5000元罚款,吊销驾驶证,5年内不得重新取得驾驶证。醉酒驾驶营运车辆,由公安机关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10年内不得重新取得驾驶证。重新取得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车辆。酒后或醉酒驾驶,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吊销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驾驶证。
2021-02-19 14:31
饮酒20以下如果是小于20的,不属于酒后驾驶,不会对其进行处罚,法律上的饮酒驾驶一般是指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20mg/100ml,小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十五日拘留,并处五千元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2025-03-24 15:34
不构成职务侵占罪或视情节判处拘役、有期徒刑。
刑法规定,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已有,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法条上职务侵占罪在数额上没有作出明确的规定。参照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解释,在数额较大上规定了“5000至20000元”的选择幅度,在数额巨大上,把10万元作为数额巨大的起点,各地区不同,具体的数额会有差异。
《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 【职务侵占罪】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的
2022-08-11 14:29
以盗窃为例,对于盗窃来说,有可能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如果有盗窃行为,可能会触犯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与《刑法》。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盗窃、诈骗、哄抢、抢夺、敲诈勒索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依据《刑法》,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2022-08-10 09:38
酒驾撞死人,应当按照刑法交通肇事罪来定罪处罚,因此,肇事者需要承担的刑事责任包括:
1、因违反交通规则造成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一人死亡或者使得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依法判处肇事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造成重大交通事故后逃逸,且肇事情节特别严重,导致极其恶劣影响的,依法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3、肇事后致人死亡且逃逸,即致使被害人得不到及时救助而死亡的情形,以交通肇事罪的共犯论处,并判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以上行为均要承担刑事责任,此外,造成的公共财产或者他人的财产直接损失,还要承担赔偿损失的责任,公安机关依法吊销其驾驶证等。
2024-12-23 09:01
1、故意伤人后,未造成受害人死亡,或者没有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不会被追究其刑事责任,会让监护人加强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会依法进行专门矫治教育,然后也会让监护人依法承担民事责任,赔偿受害人的损失;
2、故意伤人后,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会被追究其刑事责任。
3、由人民法院根据未成年人的犯罪事实依法作出判决,由于是属于未成年人,人民法院在判决时,会从轻或者减轻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