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法律咨询、律师咨询

搜索 咨询

门禁管理制度

法律顾问 2021-11-10 16:12 标签: 门禁管理 制度
视频看完了,您的法律疑惑还没有解决?
添加律师助理微信 y17105165271 详细咨询
重播
复制微信
视频内容

门禁管理成了现在各小区以及公司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行门禁制度呢对维护安全是非常重要的。但是门禁管理也必须要符合相应的要求的。

门禁管理制度适用法律,是根据《国务院关于修改<物业管理条例>的决定》修订的《物业管理条例》。

门禁管理制度的设立主要为了可以控制人员的出入,以及控制人员在管辖区域的行为。主要解决的是企事业单位、学校、社区、办公室等重要场所的安全问题。门禁管理制度的实行形式有多种,有安排人员管理,采取数字化设备如IC卡等。门禁管理制度主要由物业管理部门与所在管理区域的人员协商规定。门禁管理制度可有效管理入口,保证授权人员自由出入,限制未授权人员进入规范物业管理活动,维护业主和物业服务企业的合法权益,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因此,实行门禁制度并不是一味的要求业主、限制业主的自由,而是要服务业主,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物业管理条例》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物业管理,是指业主通过选聘物业服务企业,由业主和物业服务企业按照物业服务合同约定,对房屋及配套的设施设备和相关场地进行维修、养护、管理,维护相关区域内的环境卫生和秩序的活动。

更多>> 相关视频推荐
  • 公车管理制度 01'56''

    公车管理制度

    公务车辆管理制度是一项为了加强车辆使用和管理,提高车辆使用效率,确保业务工作正常运转,节省车辆使用开支而出行的政策。 关于车辆使用管理: (一)每天上班时间,本办(公司)的车辆统一集中在单位门前停车场,由秘书科(综合协调部)根据用车计划进行调派并做好用车登记工作。 (二)因工作需要用车的,必须做好用车登记手续,由秘书科(综合协调部)调派车辆;离开市辖区用车的由单位领导审批,未经批准调派的车辆不得擅自出车。 (三)单位车辆原则上不外借,特殊情况需外借时,必须经单位领导批准;外借期间,车辆的用油和司机的补助,由借车方承担。 (四)车辆调派使用时,原则上由专职司机驾驶,专职司机不够安排时,可安排具有合法驾照的人员驾驶,其他人擅自驾车发生事故的,一切责任由其承担。专职司机和有合法驾照人员因违反交通规则由其承担责任发生事故的,视情节轻重给予行政处分和经济赔偿。 (五)司机行车必须严格遵守交通规则,确保行车安全。如发生意外事故,司机要积极采取措施,协助处理,并及时向单位领导和秘书科(综合协调部)报告。

    2022.01.17
  • 收容遣送制度 01'13''

    收容遣送制度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收容遣送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已被废止的制度,其并非依据法律条例,而是依据国务院相关法规的一种强制行政措施,由民政机关、公安机关实行限制人身自由、收容遣返等措施。 《关于收容遣送工作改革问题的意见》三、关于被收容人员的遣送的问题。各收遣站在查明被收容人员家庭地址的情况下,要及时遣送,不得无故拖延,更不得把被收容人员作为廉价劳动力长期使用;对不愿返籍或未查清原籍的可依法签订劳务合同。被收容人员留站待遣时间:本省的一般不超过15天;外省的一般不超过 一个月。被收容人员属下列情况之一的,可适当延长留站待遣时间:经医生证明,患有危重疾病,需要继续抢救或观察病情的;户口在边远或严寒地区的;呆傻人员或尚未查清地址的。

    2021.12.02
  • 民法典担保制度 01'22''

    民法典担保制度

    担保,是为担保某项债务的实现而采取的措施,该项债务是主法律关系,担保是从法律关系。担保,包括人保、物保和金钱担保。1、人保,即保证,它以人的信用作为债权实现的担保,包括一般保证和连带保证。其设立属于意定,需要保证人和债权人订立书面的保证合同且无需移转标的物的占有。2、物保,即担保物权,它以物的交换价值作为债权实现的担保。现代大陆法系国家的担保物权制度继受于罗马法的物的担保制度,包括抵押权、质押权和留置权三类。其中,抵押权的客体包括三类,分别是动产、不动产和不动产用益物权。质押权的客体包括两类,即动产和权利。留置权的客体只有一类,即动产。3、金钱担保即定金,它以特定的货币作担保,其设立亦属于意定,需要双方当事人签订书面的定金合同且需要移转标的物的占有。

    2022.03.11
  • 土地权属制度 01'16''

    土地权属制度

    土地权属制度:根据我国《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城市市区的土地属于全民所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属于集体所有。国有土地和集体所有土地可以依法确定给全民所有制单位、集体所有制单位或个人使用。集体所有的土地,由县级人民政府登记造册,核发证书,确认所有权;全民、集体所有制单位或个人依法使用国有土地,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登记造册,核发证书,确认使用权。依法改变土地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必经办理土地权属的变更登记手续,更换证书。集体和国有土地,可以由集体或者个人承包经营,经营承包权受法律保护。

    2021.12.22

汪丽律师

安徽滳皖律师事务所

咨询律师
相关法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