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法律咨询、律师咨询

搜索 咨询

社区矫正人员脱离监管怎么办

法律顾问 2021-11-17 08:49 标签: 社区矫正 人员 脱离监管
视频看完了,您的法律疑惑还没有解决?
添加律师助理微信 y17105165271 详细咨询
重播
复制微信
视频内容

我国社区矫正法规定:社区矫正对象违反法律法规或者监督管理规定的,应当视情节依法给予训诫、警告、提请公安机关予以治安管理处罚,或者依法提请撤销缓刑、撤销假释、对暂予监外执行的收监执行。因此在社区矫正时应当依法接受社区矫正,服从监督管理,积极参与社区内的各项活动。争取早日解除社区矫正。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二十八条 社区矫正机构根据社区矫正对象的表现,依照有关规定对其实施考核奖惩。社区矫正对象认罪悔罪、遵守法律法规、服从监督管理、接受教育表现突出的,应当给予表扬。社区矫正对象违反法律法规或者监督管理规定的,应当视情节依法给予训诫、警告、提请公安机关予以治安管理处罚,或者依法提请撤销缓刑、撤销假释、对暂予监外执行的收监执行。 对社区矫正对象的考核结果,可以作为认定其是否确有悔改表现或者是否严重违反监督管理规定的依据。

更多>> 相关视频推荐
  • 社区矫正对象在社区矫正期间应当履行 01'22''

    社区矫正对象在社区矫正期间应当履行

    宋竟一律师 宋竟一律师

    社区矫正对象在社区矫正期间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履行判决、裁定、暂予监外执行决定等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遵守国务院司法行政部门关于报告、会客、外出、迁居、保外就医等监督管理规定,服从社区矫正机构的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第四条 社区矫正对象应当依法接受社区矫正,服从监督管理。社区矫正工作应当依法进行,尊重和保障人权。社区矫正对象依法享有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和其他权利不受侵犯,在就业、就学和享受社会保障等方面不受歧视。 第二十三条 社区矫正对象在社区矫正期间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履行判决、裁定、暂予监外执行决定等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遵守国务院司法行政部门关于报告、会客、外出、迁居、保外就医等监督管理规定,服从社区矫正机构的管理。

    2021.12.15
  • 社区矫正案底几年消除 00'50''

    社区矫正案底几年消除

    社区矫正案底不会消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六条规定: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应当对相关犯罪记录予以封存。 犯罪记录被封存的,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但司法机关为办案需要或者有关单位根据国家规定进行查询的除外。依法进行查询的单位,应当对被封存的犯罪记录的情况予以保密。

    2022.01.18
  • 矫正人员私自外出什么后果 00'43''

    矫正人员私自外出什么后果

    矫正人员私自外出会被抓的。被依法执行管制、剥夺政治权利或者在缓刑、暂予监外执行中的罪犯或者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的人,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的监督管理规定的行为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社区矫正人员需要按时到所在社区报到并定期学习,原则上是不允许外出的,外出需要请假,建议不要私自外出,可以先和当地派出所沟通,争取同意。

    2022.04.29
  • 举报社区工作人员哪个部门管 01'17''

    举报社区工作人员哪个部门管

    社区对外公示社区党组织书记、社区居委会主任、社区服务站站长和社区所有工作人员姓名,接受社区居民监督。社区居民可采用口头、电话、电子邮件或书面等形式进行投诉,接待人要热情接待、详细记录投诉事项,及时向上汇报。社区负责人对居民投诉事项要高度重视,认真对待,核实相关情况,发现确属社区工作者违规违纪的,视情节严重程度,逐级上报,并按规定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理。社区负责人要将调查核实的情况和投诉处理结果及时告知投诉居民,保证其合法权益。

    2022.01.17

段盈盈律师

山东国曜琴岛(济南)律师事务所

咨询律师
相关法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