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法律咨询、律师咨询

搜索 咨询

诬告陷害罪立案标准司法解释

法律顾问 2021-11-17 14:15 标签: 诬告陷害罪立案标准 司法解释
视频看完了,您的法律疑惑还没有解决?
添加律师助理微信 y17105165271 详细咨询
重播
复制微信
视频内容

按照有关规定,行为人涉嫌诬告陷害,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
一是捏造的犯罪事实情节严重的;
二是诬告陷害的手段恶劣的;
三是严重影响了司法机关的正常工作的;
四是有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我国《刑法》第243条规定,犯诬告陷害罪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此罪的,从重处罚。不是有意诬告,而是错告,或者检举失实的,不构成犯罪。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条 【诬告陷害罪】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前款罪的,从重处罚。
不是有意诬陷,而是错告,或者检举失实的,不适用前两款的规定。

更多>> 相关视频推荐
  • 诬告陷害罪和诽谤罪的区别是什么 01'17''

    诬告陷害罪和诽谤罪的区别是什么

    诬告陷害罪是指捏造事实,作虚假告发,意图陷害他人,使他人受刑事追究的行为。诽谤罪是指,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行为。二者的区别包括: 一、客体要件不同。诬告陷害罪侵犯的是公民的人身权利;诽谤罪侵犯的是公民的名誉。 二、主观方面不同。诬告陷害罪的目的是使他人受刑事追究;诽谤罪的目的是破坏他人名誉。 三、客观行为不同。诬告陷害罪是捏造他人犯罪的事实,通常向国家机关或有关单位告发;诽谤罪是捏造有损他人名誉的事实,散布于第三者或更多的人,但不向国家机关或有关单位告发。如果行为人虽然捏造他人犯罪的事实,但并不告发,而是私下散布,旨在损害他人名誉,就构成诽谤罪。

    2021.09.30
  • 破坏农用地罪司法解释 00'41''

    破坏农用地罪司法解释

    破坏农用地罪司法解释如下:所谓破坏农用地罪,是指违反土地管理法规,非法占用耕地、林地等农用地,改变被占用土地用途,数量较大,造成耕地、林地等农用地大量毁坏的行为。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四十二条的解释>“违反土地管理法规”,是指违反土地管理法、森林法、草原法的法律以及有关行政法规中关于土地管理的规定。

    2021.11.18
  • 虚假诉讼罪司法解释 01'15''

    虚假诉讼罪司法解释

    周琦律师 周琦律师

    虚假诉讼罪,是指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依据刑法规定,犯此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零七条之一 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有第一款行为,非法占有他人财产或者逃避合法债务,又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司法工作人员利用职权,与他人共同实施前三款行为的,从重处罚;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

    2021.12.24
  • 民间借贷纠纷司法解释 00'53''

    民间借贷纠纷司法解释

    民间借贷纠纷司法解释,是为正确审理民间借贷纠纷案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等相关法律之规定,结合审判实践制定的。 根据该司法解释规定,出借人向人民法院,提起民间借贷诉讼时,应当提供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以及其他能够证明借贷法律关系存在的证据。当事人持有的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没有载明债权人,持有债权凭证的当事人,提起民间借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2022.01.14

王学宅律师

北京市京和律师事务所

刑事辩护
咨询律师
相关法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