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责任事故罪的主体是医务人员。并且医务人员需要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和具有刑事责任能力;需要其主观上有严重过失,客观上实施了造成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行为,才构成该罪。
医师证丢了可以补办,但是首先要进行挂失,三个月之后到当地的卫生部门办理补办手续即可。 资格证丢失补办程序: 1、本人提出书面申请并在省级报刊上发丢失声明。 2、单位出具证明,县卫生局认可。 3、地市卫生局审核身份证、毕业证或职称证,提供考试报名表。(认定人员提供认定申请表) 4、省卫生厅补办,证书需注明补办日期。 执业证丢失补办程序: 1、本人提出书面申请并在市级报刊上发丢失声明。 2、单位出具证明,县卫生局认可。 3、地市卫生局审核身份证、毕业证、资格证。 4、地市卫生局补办,证书需注明补办日期。 5、提供近期免冠小2寸彩照l张。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医学会不予受理医疗事故技术鉴定: (1)当事人一方直接向医学会提出鉴定申请的; (2)医疗事故争议涉及多个医疗机构,其中一所医疗机构所在地的医学会已经受理的; (3)医疗事故争议已经人民法院调解达成协议或判决的; (4)当事人已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的(司法机关委托的除外); (5)非法行医造成患者身体健康损害的; (6)卫生部规定的其他情形。
(一)病情、诊疗计划和方案,但应避免对病员产生不利后果: (二)与病员权益相关的医院规章制度; (三)病员应当自行配合的方式、方法; (四)如实回答病员咨询; (五)详细介绍药品的服用方法、医疗器械的使用方法; (六)详细告知病员出院后的注意事项及院外治疗的方法、复诊时间和需携带的资料; (七)诊疗措施和药物的毒副作用; (八)如实告知不能为病员提供约定医疗服务的原因; (九)手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和意外情况,可以采取的预防、避免、和补救的措施,术后的并发症及后遗症及预防、避免和补救的方法; (十)实施新的实验性临床医疗方法时,应如实告知理论依据、成熟程度、风险几率、其他临床实验的结果等信息; (十一)可供选择的治疗方式及各自的利弊,以及选择某种治疗方式的理由; (十二)药品的保存方法、避免误服和失效。
异地就医需要办理的手续为: 1、异地安置:参保者长期在外地居住,需办理异地安置手续; 2、转诊转院:在本地治疗后因病情需要,需转外地就医的病人由本地定点医院开具转院审批表登记备案后,方可转出; 3、急诊:参保者外出,在外地疾病突发后,携带发票、明细清单、出院证,门诊病历,住院病历复印件等手续报销。
医疗鉴定的因果关系多是“法律因果关系”判定医疗损害的因果关系,如果能够确定事实因果关系自然更好,但是鉴定中不要求脱离医学科学发展和当前人类认知水平的现状,去追求确定其本质的必然联系,给出绝对准确、可观的“事实因果关系”.同时也不能因为现实中有医疗过错、又有人身损害事实,就一概认定二者必定有因果关系。同样医疗过错行为能导致同样损害结果的时候,即须判定存在“因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