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所得税零申报,找到当地的税务局官方网站,在网站中下载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申报表,根据相关内容填写纳税申报表,申报表填写完毕之后点击保存,点击扣缴个人所得税模块,上传已填好的纳税申报表,找到“提交”,点击提交即可。
一个月8万,一般需要缴纳21000左右的个人所得税。工资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工资应纳税所得额=综合所得收入额-5000元-“三险一金”等专项扣除-子女教育等6项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捐赠。
个人所得税换工作后,新单位要重新办理专项扣除申报,即新公司财务会根据个人工资,核算应纳的所得税,并代扣代缴。依照规定,纳税人年度中间更换工作单位的,在原单位任职、受雇期间已享受的专项附加扣除金额,不得在新任职、受雇单位扣除。
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的范围如下: 工资、薪金所得。 稿酬所得。 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财产租赁所得。 财产转让所得。 劳务报酬所得。 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员工能自己交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员工可以自己去地税局缴纳,也可以由纳税人所在单位代征。 个人一次取得劳务报酬,其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0,000元。对前款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0,000元至50,000元的部分,依照税法规定计算应纳税额后再按照应纳税额加征五成。超过50,000元的部分,加征十成。
依据现行法规,因工伤事故而获得的相关赔偿,包括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就业补助金以及一次性医疗补助金,以及工伤医疗待遇等,均无需缴纳个人所得税。 若用人单位未能履行法律规定义务为劳动者购买工伤保险,一旦发生工伤事故,相关补偿费用将有用人单位承担。 在此情况下,只要员工获取的该项所得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中关于工伤保险待遇的相关规定,即可受到免征个人所得税的优待。
关于工资税计算方法的概述为,员工需缴纳的工资税即等于其对应的应纳税所得额,乘以由3%至45%的超额累进制税率而得以得出。 其中,应纳税所得额是依据个人的工资总和,再从中扣除各项具体社保费用以及起征点额度以及符合相关法律规定的其他扣除项目之后的剩余金额。
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是指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的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6项专项附加扣除。 由此可知,我国对于个人所得税的专项附加扣除采取的是“正向列举”的方法,即只要不属于明确列举的扣除,都应缴纳。
可以修改的。 纳税户网上申报提交后发现申报错误,若在还没有进行扣款的情况下,可以直接删除掉再进行更改。 若已显示该数据已处理并已转银行扣缴税款。 如税款多缴,这种情况纳税人可以向税务机关申请退税或者在下个月进行抵扣,但必须事先向税务机关报告。 具体需与当地主管税务机关核实处理。
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每月5000元。 1、工资范围在1-5000元之间的,包括5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0%; 2、工资范围在5000-8000元之间的,包括8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3%; 3、工资范围在8000-17000元之间的,包括17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10%; 4、工资范围在17000-30000元之间的,包括30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20%; 5、工资范围在30000-40000元之间的,包括40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25%; 6、工资范围在40000-60000元之间的,包括60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30%; 7、工资范围在60000-85000元之间的,包括85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35%; 8、工资范围在85000元以上的,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