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撤销国内仲裁裁决与涉外仲裁裁决的主要区别在于: 1、申请撤销仲裁裁决的情形所涉及的问题不同。 对于国内仲裁裁决而言,当事人既可以基于程序性问题,如没有仲裁协议、仲裁庭的组成或者仲裁的程序违反法定程序等问题,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撤销仲裁裁决;同时,也可以基于实体性问题,如裁决所依据的证据是伪造的、对方当事人隐瞒了足以影响公正裁决的证据等问题,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撤销仲裁裁决。而对于涉外仲裁裁决则不同,当事人只能基于程序性问题,如没有仲裁协议、裁决的事项不属于仲裁协议的范围或者仲裁机构无权仲裁等问题,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撤销该仲裁裁决。当事人与人民法院不得对涉外仲裁裁决所涉及的实体
劳动争议案件的仲裁时效问题: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计算。劳动争议仲裁时效,是指当事人因劳动争议纠纷要求保护其合法权利,必须在法定的期限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否则,法律规定消灭其申请仲裁权利的一种时效制度。
可以。仲裁确认劳动关系后用人单位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劳动争议案件由用人单位所在地或者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基层人民法院管辖。劳动合同履行地不明确的,由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管辖。
劳动合同没有给员工一份算违法,可以仲裁。 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劳动合同文本应当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劳动者可以通过以下方式维权: 1.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也可以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和解协议,由用人单位将其中一份劳动合同交由劳动者保管。 2.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 3.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网络仲裁,顾名思义,就是仲裁程序的全部或主要环节,包括提出仲裁申请、立案、答辩或者反请求、仲裁员的指定和仲裁庭的组成、仲裁审理以及仲裁裁决的做出等程序均在网上进行。
仲裁,这是个法律术语,简单来说,就是两方共同决定把纷争交给第三者处理的方式。 大家根据自己签署的仲裁协议,自觉地把争议呈送给仲裁庭审判。 然后由仲裁庭裁定和执行这个判决。 由于仲裁过程具有法律效应,且耗时较短,所以尤其适合那些追求尽快解决问题的人。
当事人在协商一致的情况下就可以进行仲裁。仲裁是一种双方自愿平等解决矛盾争议的方法,只要双方能够达成一致,形成仲裁协议,就可以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由仲裁机构判断双方纠纷,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有一些情况不能申请仲裁。涉及人身关系和非民事纠纷的行政案件、刑事案件,不在仲裁范围内,比如,婚姻类型、收养扶养类型、监护类型以及涉及继承的纠纷,不允许进行仲裁,而行政争议和刑事争议也不允许进行仲裁。
仲裁裁决具有法律效力,也具有强制执行力。 仲裁委员会本身并无强制执行的权利,当一方当事人不履行仲裁裁决时,另一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接受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执行。所以仲裁裁决具有强制执行力。仲裁裁决的效力是指裁决对双方当事人有无约束力,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执行。
对买卖合同仲裁不服的不可以上诉。因为我国仲裁施行一裁终局制,也就是说约定仲裁解决纠纷的,申请仲裁后仲裁做出的裁决是终局的。不能再向法院起诉或者提起上诉,也不能要求再次仲裁。 不过如果裁决存在下列情形的,可以申请撤销仲裁,再起诉解决纠纷: (一)没有仲裁协议的; (二)裁决的事项不属于仲裁协议的范围或者仲裁委员会无权仲裁的; (三)仲裁庭的组成或者仲裁的程序违反法定程序的; (四)仲裁裁决所依据的证据是伪造的; (五)对方当事人隐瞒了足以影响公正裁决的证据的; (六)仲裁员在仲裁该案时有索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决行为的。
可以仲裁。 1、因履行集体合同发生争议,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成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2、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值得注意的是,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等等,适用劳动仲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