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产假规定:国家法定产假是98天。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 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九十天的产假。
到新单位后,职工在同一或者不同用人单位工作期间,应当计为累计工作时间。职工到新单位,且符合连续工作满12个月以上的,当年度年休假天数,按照在本单位剩余日历天数折算确定,折算后不足1整天的部分不享受年休假。折算方法为:(当年度在本单位剩余日历天数÷365天)×职工本人全年应当享受的年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用人单位与职工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当年度未安排职工休满应休年休假的,应当按照职工当年已工作时间折算应休未休年休假天数并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但折算后不足1整天的部分不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
目前我国现行的法律规定,没有对于陪产假的规定,具体的陪产假天数需要结合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实际规定。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子女的夫妻,可以获得延长生育假的奖励或者其他福利待遇。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应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可增加产假15天。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
婚假是法定的带薪假日,公司不能以各种理由不批婚假,符合法定结婚年龄的初婚公民,可享受3天法定婚假;晚婚初婚者可享受15天晚婚假,包含3天法定婚假;二婚者只可享受3天的法定婚假,不能享受晚婚假。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子女的夫妻,可以获得延长生育假的奖励或者其他福利待遇。
二婚有婚假。
劳动法带薪年假的规定是劳动者享有年假。而具体的年假日期要按工作年限来算。例如工作一到十年的,年休假5天;十到二十年的,年休假10天;超过20年的,年休假15天等。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 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
带薪年休假简称年休假,是指劳动者连续工作一年以上,就可以享受一定时间的带薪年假。通俗些来讲,就是一年中有5到15天的休息时间,而这段时间是有工资的。年假可以一次休完,也可以分次休息。但是一年中请假时间过长或享受寒暑假的职工,是无法享受带薪休假的。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
患病或非因工负伤职工的病假假期,根据本人实际参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单位工作年限,给予三个月到二十四个月的医疗期: (一)实际工作年限十年以下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为三个月;五年以上的为六个月。 (二)实际工作年限十年以上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为六个月;五年以上十年以下的为九个月;十年以上十五年以下的为十二个月;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的为十八个月;二十年以上的为二十四个月。
劳动者连续工作满1年以上的可以带薪休假。 劳动者在年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单位应当保证职工享受年休假。职工在年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
产前假的规定,根据女职工劳动保护办法的规定,妊娠7个月以上,如工作许可,经本人申请,单位批准,可产前假,产前假2个期。 如经二级以上医疗保健机构证明有习惯性流产史、严重的妊娠综合症、妊娠合并症等可能影响正常生育的,本人提出申请,用人单位应当批准其2个半月的产前假;受产前假期间的工资按本人产假工资的80%发给,并粗作出勤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