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借贷常发生的法律问题有受理、管辖、主体资格、民刑交叉、事实审查、夫妻债务、合同效力等。 【法律依据】 《合同法》第二十三条,合同纠纷管辖,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 第二十四条,保险合同纠纷管辖,因保险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保险标的物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二手房新政对借贷的规定是:二手房贷款的最高额不能超过抵押房屋评估价格即其确认价格和成交价格两者中较低者的70%。 二手房贷款根据借款人的人品、职业、教育程度、还款能力、所购住房变现能力等情况确定。 根据《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三十二条,房地产转让、抵押时,房屋的所有权和该房屋占用范围内的土地使用权同时转让、抵押。
一般民间借贷最高利息不超过年利率24%,已支付的超过24%但少于36%的部分不予退还,超过36%部分可以不当得利的名义要求返还。 【法律依据】根据《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六条,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 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 借款人请求出
1、网络交易的虚拟性,导致无法认证借贷双方的资信状况,容易产生欺诈和欠款不还的违约纠纷。 2、网络平台发布的大量放贷人信息中,有不少是以贷款公司、融资公司等名义对外发放贷款。 而事实上,必须是经国家批准的金融机构方可从事信贷融资等金融服务; 擅自从事金融活动者往往会因为非法集资、非法吸引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管理秩序而被追究法律责任。 3、如果贷款经由网络平台代为发放,那么
法院处理民间借贷纠纷的原则: 一、无息推定原则; 二、合理利率原则; 三、不保护复利原则。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六条,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借款人请求出借人返还已支付的超过
民间借贷合同的纠纷如下: 1、民间借贷合同的形式不规范,手续简单引发纠纷; 2、民间借贷合同法律法规不完善引发纠纷; 3、高利贷充斥民间容易引起纠纷;等等。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一条规定,本规定所称的民间借贷,是指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及其相互之间进行资金融通的行为。 经金融监管部门批准设立的从事贷款
民间借贷纠纷需要准备的证据如下: 1、证明当事人诉讼主体资格的证据。 2、证明借款关系存在的证据。 3、证明已偿还借款的证据。 4、诉讼请求金额的计算依据。 【法律依据】《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 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或者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人民法院应当调查收集。 人
民间借贷纠纷案件的举证: (一)证明当事人诉讼主体资格的证据。 1、当事人为自然人的,应提交其身份证明资料,如身份证或户口本等。 2、当事人为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应提交主体登记资料,如工商营业执照副本或由工商登记机关出具的工商登记清单、社团法人登记证等。 3、当事人名称在诉争的法律关系发生后曾有变更的,应提交变更登记资料。 (二)证明借款关系存在的证据。借款合同、借
民间借贷纠纷提起诉讼的方式是: 1、起诉前要对纠纷进行法律分析并确定原告和被告; 2、确定管辖法院; 3、准备起诉材料; 4、考虑是否申请做诉前保全。 【法律依据】《最新借贷规定》第三条对此作出如下规定:借贷双方就合同履行地未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 事后未达成补充协议,按照合同有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仍不能确定的,以接受货币一方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
民间借贷的借条: 1.借款时宜写“借条”不宜写“欠条”; 2.借款时双方约定的利率宜写入借条中; 3.借款时宜将还款期限写入借条中; 4.借款时借条宜写清出借人借款人全名。 【法律依据】 《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六条,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借贷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