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的借款与民间借贷行为,并不违规违纪。但是和管理和服务对象产生可能影响领导干部公正执行公务、廉洁行使职权的借贷行为则属于违规。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 1. 以本人、亲属或他人名义,利用职权或职务上的影响,以借为名,长期不还,实为利益输送的行为; 2. 利用职权或职务上的影响,无息、低息向他人借款或高息出借资金的行为; 3. 与管理服务对象进行资金借贷,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行为; 4. 利用职权或职务上的影响,有偿为他人提供担保或要求他人提供担保的行为; 5. 组织、从事、参与非法集资活动的行为; 6. 其他违反纪律规定和法律法规规定的借贷行为。
借款的最高预期年化利率,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产品的年化利率的4倍,这里是包含了预期年化利率数,在我国超出部分是不受法律保护的,即不超过这个范围就是合法的。因此借款人在从事民间借贷活动时,如果预期年化利率超过合法的范围,还有机会挽回部分损失。民间借款的金额如果涉及数额较大,对借贷双方来说都是有风险的行为,最好在合法的范围下完成。
民间借贷诉讼时效一般是三年。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民间借款写借条要包括这几点: 1、写明借款人和贷款人的姓名或者名称、住所等基本信息; 2、借款的种类、币种、数额; 3、借款的用途; 4、借款的利率; 5、以及还款的期限、方式、地点等内容的,是有效的。 借款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但是自然人之间借款另有约定的除外,订立借款合同,借款人应当按照贷款人的要求提供与借款有关的业务活动和财务状况的真实情况。
关于民间借货的相关规定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民间借贷,是指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进行资金融通的行为经金融监管部门批准设立的从事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及其分支机构,发放贷款等相关金融业务,不属民间借贷范畴之列。 2020年8月20日,正式发布新修订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货案件适用法律若千问题的规定》,民间借货利率的上限不再是年利率24%,而是以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每月20日发布的一年期货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的4倍为标准确定民间借贷利率的司法保护上。
民间借款合同的内容一般包括了借款种类、币种、用途、数额、利率、期限和还款方式等条款。订立借款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借款合同自贷款人提供借款时成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七十九条规定,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自贷款人提供借款时成立。 第六百六十八条规定,借款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但是自然人之间借款另有约定的除外。 借款合同的内容一般包括借款种类、币种、用途、数额、利率、期限和还款方式等条款。
民间借贷纠纷司法解释,是为正确审理民间借贷纠纷案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等相关法律之规定,结合审判实践制定的。 根据该司法解释规定,出借人向人民法院,提起民间借贷诉讼时,应当提供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以及其他能够证明借贷法律关系存在的证据。当事人持有的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没有载明债权人,持有债权凭证的当事人,提起民间借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借钱欠条,可以参照《民法典》对于借款合同的条款进行书写。首先写借条的标题,接着写本人借款人的姓名,于今日借欠款人姓名金额多少钱,借款期限从今日起至什么时候日期要写的清楚,如果有利息的话要写清楚利率,最后写上双方姓名和日期盖章生效。 当然,写欠条还需要具备民事法律行为的生效要件。根据我国《民法典》规定,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企业间借贷能约定利息。法人之间、非法人组织之间以及它们相互之间为生产、经营需要订立的民间借贷合同,可以约定利息,当事人主张借贷合同有效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没有凭据的借贷应提供其他能够证明借贷法律关系存在的证据。包括电子邮件,电话录音,缴款凭证,转账凭证,手机短信,他人的口头证言等。能够证明案件事实的相关客观材料都可以算作是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