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薪留职协议的内容应当包括双方的基本信息、停职留薪的期间、停职留薪期间双方的权利与义务、违约责任、日期等等。 1、双方的基本信息: 甲方:公司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等。 乙方:姓名、性别、住址、联系方式等。 2、停职留薪的期间:协议起止时间。 3、停职留薪期间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各种保险的缴纳、工龄、考核等。 4、违约责任。 5、日期。
用人单位要求女职工签孕妇停薪留职协议书是违法的,所以停薪留职协议书也是无效的。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五条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因女职工怀孕、生育、哺乳降低其工资、予以辞退、与其解除劳动或者聘用合同。 第十四:条用人单位违反本规定,侵害女职工合法权益的,女职工可以依法投诉、举报、申诉,依法向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机构申请调解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员工停薪留职期间签订两个劳动合同是不合法的。停薪留职合同是指为了使特定职工有期限离岗停薪并保留职工身份,而由用人单位与该职工依法签订的,约定停薪留职期间双方相互权利和义务的合同。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第八条规定,企业停薪留职人员、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内退人员、下岗待岗人员以及企业经营性停产放长假人员,因与新的用人单位发生用工
因为新型肺炎,公司停薪留职不合法。 【法律依据】 《劳动人事部、国家经委关于企业职工要求“停薪留职”问题的通知》规定指出“凡是企业不需要的富余职工,可以允许停薪留职,停薪留职期间,不升级,不享受各种津贴、补贴和劳保福利待遇。”
因感染肺炎,被停薪留职是不合法的,根据《关于妥善处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劳动关系问题的通知》第一条规定: 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疑似病人、密切接触者在其隔离治疗期间或医学观察期间以及因政府实施隔离措施; 或采取其他紧急措施导致不能提供正常劳动的企业职工,企业应当支付职工在此期间的工作报酬; 并不得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四十一条与职工解除劳动合同。
公司强制员工停薪留职的处理方式是,属于违反劳动法的违法行为。拖欠工资可以选择通过提起劳动仲裁维权,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 【法律依据】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
停薪留职按原标准继续缴纳社保。停薪留职期间的社保还是由原单位帮助当事人继续缴纳的,但是按照规定停发停薪留职期间的工资。继续缴纳社保是对当事人的一种最低保障,确保不因停薪留职带来麻烦。但是大家要想办理停薪留职也需要所在单位同意,事实上申请停薪留职也是比较困难的,但是有这方面需要的,可以申请一下。在停薪留职期间停发工资、奖金和各种津贴、补贴(包括房贴)等,本人标准工资作为档案工资保留。职工在停薪留职期间,不享受原单位的各种福利待遇、劳保津贴和劳动保护用品。
职工停薪留职期间,应当计算工龄。 “停薪留职”的时间一般不超过二年。“停薪留职”期间,不升级,不享受各种津贴、补贴和劳保福利待遇;因病、残而基本丧失劳动能力的,可按退职办法处理;从事非法活动,符合《企业职工奖惩条例》规定的开除条件的,原单位有权按开除处理。“停薪留职”人员在从事其他有收入的劳动时,原则上应按月向原单位缴纳劳动保险基金,其数额一般不低于本人原标准工资的百分之二十。“停薪留职”期间计算工龄。
什么情况可以办理停薪留职。 我国工伤保险条例规定:职工因为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会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的,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的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
在疫情防控期间,企业停薪是不合法的,如果企业停停工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的,应该正常支付工资,超过一个周期的,支付工资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