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醉驾处分是吊销驾照,5年内不得重新获取驾照,经过判决后处以拘役,并处罚金。 【法律依据】 《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规定,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一次记12分,暂扣驾驶证半年,并处以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
党员醉驾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依照党籍处分条例,应当开除党籍。醉驾是指因饮酒而完全丧失或部分丧失个人意志,在这种状态下驾驶机动车的行为。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成为醉驾。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一)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 (二)醉酒驾驶机动车的;
批捕的党员,依规定必须开除出党,自然没有选举权。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七条,党组织和党员违反党章和其他党内法规,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违反党和国家政策,违反社会主义道德,危害党、国家和人民利益的行为,依照规定应当给予纪律处理或者处分的,都必须受到追究。重点查处党的十八大以来不收敛、不收手,问题线索反映集中、群众反映强烈,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交织的腐败案件,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问题。
如果党员醉驾的,除了醉驾的刑事处罚,还有党内纪律处分,一般是开除党籍。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三十二条:党员犯罪,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一)因故意犯罪被依法判处刑法规定的主刑(含宣告缓刑)的; (二)被单处或者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 (三)因过失犯罪,被依法判处三年以上(不含三年)有期徒刑的。
党员犯了渎职罪不可以不用坐牢,以集体研究形式实施的渎职犯罪,应当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国家机关负有责任人员的刑事责任。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构成渎职罪。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渎职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一条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条规定的“致使公共财产、国家
党员因酒驾受到处罚的,按情节给予党纪处分。《党纪处分条例》第二十八条规定,党组织在纪律审查中发现党员有刑法规定的行为; 虽不构成犯罪但须追究党纪责任的,或者有其他违法行为,损害党、国家和人民利益的,应当视具体情节给予警告直至开除党籍处分。 《党纪处分条例》第三十三条规定,党员依法受到刑事责任追究的,党组织应当根据司法机关的生效判决、裁定; 决定及其认定的事实、性质和情节,依照
依据《中国共产党章程》的规定,党员是可以自愿退党的,党员退党后一般情况下没有什么后果。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第九条规定,党员有退党的自由。党员要求退党,应当经支部大会讨论后宣布除名,并报上级党组织备案。
刑事案件判缓刑党员的处理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三十二条,党员犯罪,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一)因故意犯罪被依法判处刑法规定的主刑(含宣告缓刑)的; (二)被单处或者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 (三)因过失犯罪,被依法判处三年以上(不含三年)有期徒刑的。 因过失犯罪被判处三年以下(含三年)有期徒刑或者被判处管制、拘役的,一般应当开除党籍。对于个别可
党员见死不救并不会被开除党籍,只是会被通报批评或者交给党组织处理,情节严重的据情形而定。 开除党籍是最严重的一种党的纪律处分。党员受到开除党籍处分,五年内不得重新入党。另有规定不准重新入党的,依照规定。 【法律依据】 《党员纪律处分条例》第三十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一)因故意犯罪被依法判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的主刑(含宣告缓刑)的;
党员犯罪被单处罚金的,应给予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或者开除党籍的处分。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党组织在纪律审查中发现党员有贪污贿赂、滥用职权、玩忽职守、权力寻租、利益输送、徇私舞弊、浪费国家资财等违反法律涉嫌犯罪行为的,应当给予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或者开除党籍处分。 第三十条规定,党员被依法留置、逮捕的,党组织应当按照管理权限中止其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等党员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