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最新个税计算公式(含个税专项扣除): 应纳税所得额=月度收入-5000元(起征点)-专项扣除(五险一金等)-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个人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税率%(分级计算税率)。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二条 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一)工资、薪金所得;(二)劳务报酬所得;(三)稿酬
退休金的计算方式: 其中基础养老金的计算方式:所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指数化月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个人账户养老金计算方式为: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过渡性养老金计算方式为:所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视同缴费年限*1.4%。
小规模企业增值税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销售额×征收率(适用于小规模纳税人的增值税的征收率为3%)。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减免税额-抵免税额;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准予扣除项目金额-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
职工退休金计算公式 ,企业职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社会养老保险缴纳满15年,就应当享受国家规定的退休政策; 养老金包括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加过渡性养老金,基础养老金是指当地职工平均工资,再乘以缴费年限,账户养老金金额除以发放年限。
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法律依据】 《个人所得税法》第三条规定,个人所得税的税率: (一)综合所得,适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 (二)经营所得,适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 (三)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和偶然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
年终奖个税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法律依据】 《个人所得税法》第六条规定,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一)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二)非居民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五千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
党费是党员向党组织交纳的用于党的事业和党的活动的经费。每位党员都应交纳党费。 具体的党费缴纳比例和公式如下: 1、按月领取工资的党员,每月以工资总额中相对固定的、经常性的工资收入(税后)为计算基数,按规定比例交纳党费。 工资总额中相对固定的、经常性的工资收入包括:机关工作人员(不含工人)的职务工资、级别工资、津贴补贴;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岗位工资、薪级工资、绩效工资、津贴补贴;
1、计算加班工资时,日工资按平均每月计薪天数21.75天折算,小时工资则在日工资的基础上再除以8小时。即:节假日加班工资=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21.75×300%; 休息日加班工资=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21.75×200%,正常工作日加班工资=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21.75×150%。那么每小时的加班工资,则以日加班工资除以8小时。 2、在确定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时,劳动合同
铁路工龄工资计算公式如下: (1)工龄1~10年的,工龄工资=工龄×5元; (2)工龄11~20年的,工龄工资=(工龄-10)×7元+50元; (3)工龄21~30年的,工龄工资=(工龄-20)×9元+120元; (4)工龄31年及以上的,工龄工资=(工龄-30)×11元+210元; 工龄也就是指劳动者的工作年龄,这还需要作进一步的区分。其中一般工龄是指劳动者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