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吊销公章还有用,公司营业执照被吊销后,在被注销前,公司是存在的,只是不能继续营业,公章是有效的。 但是如果是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等依《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设立的企业,被吊销营业执照后条例规定要收缴公章,显然盖章属无效。 《公司法》第一百八十条规定,公司因下列原因解散: (一)公司章程规定的营业期限届满或者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现;&nbs
公章如果被公司内部人员私用,如果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则只能根据公司内部规章给予内部处罚。行为人盗窃、盗用单位的公章、业务介绍信、盖有公章的空白合同书;或者私刻单位的公章签订经济合同,骗取财物归个人占有、使用、处分或者进行其它犯罪活动构成犯罪的,单位对行为人该犯罪行为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不承担民事责任。 行为人私刻单位公章或擅自使用单位公章、业务介绍信、盖有公章的空白合同书以签订经济合同的方法进
公章被盗用证明无过错,要证明管理人尽到了以下管理义务: 1、不得外借。单位不得将业务介绍信、合同专用章和盖有公章的空白合同书出借给个人。个人利用此进行犯罪活动给他人造成经济损失的; 对个人要追究刑事责任,出借单位要承担赔偿责任。因出借而收取的手续费、管理费作为非法所得应没收。 2、及时收回。单位应当在承包、租赁经营合同期满后;企业法定代表人的变更登
法人如果是私下里自己刻公司公章是犯法的。 对于刻字业违反管理规定承制公章的,属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给予行为人或者企业的负责人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的治安管理处罚。如果私刻、伪造、变造公章,则应以扰乱公共秩序罪论处。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八十条第二款,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
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是指依法代表法人行使民事权利,履行民事义务的主要负责人(如:工厂的厂长、公司的董事长等)。 《合同法》第32条规定:“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时合同成立。” 可见,当事人签字与加盖印章不需要同时具备,有其一即可,签字和盖章都具有效力。 法定代表人代表公司进行的行为,其签字与公司公章具有同等效力,对公司具有约束力,该行为的一切经济
法定代表人变更后原法定代表人持有公章但不配合变更,可责令其交出,必要时可及时挂失补办。 依《公司法》及公司章程,召开股东会,形成关于变更法定代表人、要求原法定代表人限期移交相关证照及印章的决议。 如原法定代表人未在限期内移交,则再次召开股东会,作出关于补办公章及营业执照的决议。凭以上两份决议至工商登记机关,先办理补办营业执照的相关手续。 补办营业执照后,再至公安机关办理补办印
政审表盖章盖的是单位人事部门的章,而非单位公章。 所谓政审即政治审查鉴定,这属于政治机关的工作内容,一般政审发函都是发往党组织或党的组织机关,由这些组织和部门提出审查结果或意见。所以政审表应盖党委、党委组织部、党委办公室或政治部(处)的公章才规范。 虽然党政部门负责政审工作,但主要目的还是为了调查你在单位的现实表现和历史问题,所以人事部门应该是有权力盖章的。
伪造公司印章被逮捕,一般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刑法》第二百八十条规定: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的公文、证件、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伪造、变造居民身份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
欠条,是个人或单位在欠款、欠物时写给有关单位或个人的凭证性应用文。 欠条只盖公章是可以,只要欠条是当事人真实意思表达,内容和程序合法,经当事人签字或盖章后即可生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三十二条规定: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时合同成立。
公司公章是公司对外意思表示的载体,具有证明和确定公司主体资格和能力的法律效果,公司当然拥有其公章的所有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三十八条规定: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组织章程规定,代表法人行使职权的负责人,是法人的法定代表人。 尽管法律没有规定公司的公章由谁管理,司法实践和现实中都倾向认为公章由法定代表人持有,或者公司股东会、董事会决议授权的人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