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人章其实就是这个组织机构的公章。公司法人的法人章就是公司公章。实践中,常将刻有单位法定代表人姓名的方形印鉴法简称为法人章,这是不正确的,法定代表人印章是个人印鉴,法定代表人也不能简称法人,法人是企业,是组织,而不是一个人。 公章是指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使用的印章。 由于公安部对办理刻制印章的手续未作统一规定,所以各地公安机关对刻制印章手续的规定有所不同。根据刻制印章的种类不同,手续也
有效。法定代表人代表法人行使职权,以法人名义对外作出的行为应由法人承担责任,盖具公章并非合同有效的必备条件。合同是双方真实的意思表示合同就是有效。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三十二条规定:“当事人采取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时合同成立”。 第四十四条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生效的,依照
企业公章管理注意事项: 1、一般公章由行政主管保管,财务章和法定代表人私人印章分开管理。 建立公章登记簿,经济类合同的进行公章使用登记,合同总经理审批同意方可盖章,合同复印一份交财务,合同原件由专人保管。 2、公章带出公司,需经总经理审批同意,领用人书面提出申请,领用、归还时签名写日期。 3、禁止在空白介绍信、空白纸张、空白单据等空白文件上盖公章。如遇特殊情况时,必须经
私刻国家机关、其他单位公章构成犯罪,追击刑事责任。情节较轻的,由公安机关给予行政处罚。 《刑法》第二百八十条: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的公文、证件、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
私刻公章一枚起构成犯罪,根据我国《刑法》第280条规定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印章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国家公文印章的处罚也一样。 情节严重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根据《印章管理办法》第五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禁止买卖印章,不得非法制作、使用印章。 第二十四条违反本办法第五条规定的,非法制作或者使用印章的,除收缴非法印章外,并处二千元以上一
没有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况下,私刻公章开证明5年以后不追究法律责任;如果造成严重后果的,10年以后不追究法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七条规定,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 (1)法定最高刑为不满5年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的期限为5年。 (2)法定最高刑为5年以上不满10年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的期限为10年。 (3)法定最高刑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的期限为1
劳动合同盖公章和人事章都是可以的都具有法律效力。 《劳动合同法》第十六条,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私刻公章几枚够罪,根据法律规定,不得任何组织或个人非法私刻印章,否则追究其法律责任。 所以私刻印章一枚起构成犯罪,根据我国《刑法》第280条规定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印章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 国家公文印章的处罚也一样。情节严重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根据《印章管理办法》第五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禁止买卖印章,不得非法制作、使用印章。
骗取公章签订股权转让协议的行为是不合法的无效的。如果签约的向对方如明知是偷盖的甚至是串通的,仍进行签署,可以起诉,申请法院确定无效或撤销; 另可携带材料找当地律师咨询,如相关人员构成刑事犯罪,可报案处理,或以此为施压点与各方谈判,实现预期要求。 依照《公司法》第七十一条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之间可以相互转让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权。 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应当经其他股东过半
公章司法鉴定需要30天。 应注意的问题: 1、应向公安、工商部门调查对方印章材料。 原告应对被告提交的比对印章提出质疑,因为被告诉讼中提交的印章不是其之前真实使用的印章。 2、应搜集对方在同一时期使用过的其他印章材料。 原告可尝试搜集被告经营过程中认可的有印章的其他材料,如签订的合同等。若能找到证据材料中的印章在其他有效文件中使用的,则可证明该印章系其被告真实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