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查起诉是提起公诉的前置程序,也就是审查起诉不符合标准的,不认为是犯罪的,就不提起公诉,或者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退回补充侦查的。总之,只有审查起诉成功了,才会提起公诉。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一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审查案件的时候,必须查明: (一)犯罪事实、情节是否清楚,证据是否确实、充分,犯罪性质和罪名的认定是否正确; (二)有无遗漏罪行和其他应当追究刑
提起公诉的条件可分为实体条件和程序条件,我国《刑事诉讼法》第141条规定:人民检察院认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已经查清; 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作出起诉决定,按照审判管辖的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具体说来,公诉的法定条件主要有以下几点: 1、犯罪嫌疑人的行为依法已经构成犯罪。 2、证据确实、充分。 3、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
公安机关不能不逮捕直接公诉,提起公诉的机关是人民检察院。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六条,人民法院对提起公诉的案件进行审查后,对于起诉书中有明确的指控犯罪事实的,应当决定开庭审判。
提起公诉,是指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移送起诉以及自行侦查终结移送起诉的案件,经审查认为犯罪嫌疑人符合法定的起诉条件而代表国家将其提交人民法院审判的一种诉讼活动。 【法律依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九条:凡需要提起公诉的案件,一律由人民检察院审查决定。
公诉刑事案起诉书给被告人及其辩护人。如果亲属是被告人的辩护人的话,那么法院就会将刑事起诉书送达给辩护人(即亲属),也只有这种情况下是送达家属的。 如果亲属不是辩护人的,那么则亲属可以找被告人或者是被告人的辩护人查看。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二条规定,人民法院决定开庭审判后,应当确定合议庭的组成人员,将人民检察院的起诉书副本至迟在开庭十日以前送达被告人及其辩护人。
批捕两年还没有公诉是否合法应当由具体情况而定,如果案件的调查取证比较特殊,对犯罪事实不能认定,司法机关可以申请延长审理时间。涉嫌刑事犯罪,两年没有判决仍然有可能在刑事诉讼期限内,但属于特殊案件。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九条,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在特殊情况下,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四日。
存疑不起诉是指检察机关对于经过补充侦查的案件,仍然认为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如果对于存疑不起诉的案件又发现新证据后可提起公诉。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177条,犯罪嫌疑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有本法第十六条规定的情形之一的,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人民检察院
刑事案件从检察院批捕到检察院向法院提起公诉的具体时间是不确定的,它与案件的性质、难易程度等实际情况有关。 【法律依据】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四条,对犯罪嫌疑人逮捕后的侦查羁押期限不得超过二个月。案情复杂、期限届满不能终结的案件,可以经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批准延长一个月。
出庭支持公诉是指检察长或检察官以国家公诉人身份出席法庭,根据事实和法律,支持检察机关对刑事被告人的指控,要求对被告人处以刑罚的诉讼活动。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九条规定,人民法院审判公诉案件,人民检察院应当派员出席法庭支持公诉。
在刑事诉讼中,人民检察院既是公诉机关,又是诉讼活动的监督机关。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八条,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 人民检察院通过行使国家检察权来完成自己的任务。它对于危害国家安全案、危害公共安全案、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案和其他重大犯罪案件,行使检察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