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院受理再审的条件应当是: 有新的证据证明原判决、裁定认定的事实确有错误,可能影响定罪量刑的; 据以定罪量刑的证据不确实、不充分、依法应当予以排除,或者证明案件事实的主要证据之间存在矛盾的; 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的等。
二审和再审的区别: 1、程序发生的原因或主体不同:二审程序是因为当事人不服一审未生效的裁判,向上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而开始,即第二审程序的发生,是基于当事人行使上诉权。 2、提起方式不同:二审上诉只能采用书面形式。再审程序的提起方式比较复杂,当事人向人民法院申请再审的,应提交申请书和生效法律文书。 3、提起诉讼的时间要求不同:二审上诉要受上诉期限的限制,且期限较短;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当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二年内提出。
民事诉讼中申请再审的条件: (一)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的; (二)原判决、裁定认定的基本事实缺乏证据证明的; (三)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是伪造的; (四)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未经质证的; (五)对审理案件需要的主要证据,当事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书面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收集,人民法院未调查收集的。
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 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或者当事人双方为公民的案件,也可以向原审人民法院申请再审。 当事人申请再审的,不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
依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当事人有证据证明民事诉讼再审时有明显错误的,可以向检察机关申请抗诉,但在有相关的证据。 申请再审的主体是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 再审申请的主体严格限制为原审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除此之外的任何人都无权提起再审申请。
人民法院提起再审的条件有以下几点: 1、有新的证据证明原判决、裁定认定的事实确有错误的。 2、据以定罪量刑的证据不确实、不充分或者证明案件事实的主要证据之间存在矛盾的。 3、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的。 4、审判人员在审理该案件的时候,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
关于二审和再审的主要差异在于:首先,两者程序的提起主体存在显著不同,二审案件通常由当事人主动发起,而再审程序既可由当事人主张启动,亦可由人民法院依职权自行发动。 其次,二审所涉及的对象为尚未正式生效的判决或裁定,而再审则对应于业已产生法律效力的判决或裁定。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在起诉期间申请上诉即可启动二审流程,然而再审的启动并非任意,需具备特定理由方能启动。 换言之,不是所有缘由均可作为再审程序的触发条件,仅具有法定性原因方可启动再审程序。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法规规定,若上诉期限已过,然而在满足特定法定条件下,当事人仍可提出申请重审。 其目的在于纠正那些业已生效且存在错误的判决和裁定。
依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审判监督程序和再审的区别是提出的主体不同、提出的程序不同等。
婚姻效力不可以再审。 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解除婚姻关系的判决、调解书,不得申请再审。 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除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或者法律另有规定的以外,应当公开进行。 离婚案件,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的,可以不公开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