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净身出户不能免除还贷责任,离婚协议是夫妻俩的内部约定,不能对抗其他债权人,离婚时夫妻共同债务应连带清偿。 夫妻之间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可对债权债务作出约定及财产作出处分,且这种约定只要不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则对夫妻双方均具有法律约束力,任何一方都需遵守。但夫妻之间的债务承担约定只在夫妻之间有效,却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或债权人。 【法律依据】 《婚姻法》第四十一条,离婚时,原
男方净身出户也可以争取孩子抚养权,在争取孩子抚养权可以双方进行协商,如果协商不能达成一致,可以起诉至人民法院,请求法院判决。 《婚姻法》第三十六条规定,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 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和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离婚后,哺乳期内的子女,以随哺乳的母亲抚养为原则。哺乳期后的子女,如双方因
离婚协议男方净身出户的条款是双方当事人协商自愿作出的,内容没有违反相关法律的规定那么此条款就是有效的; 属于对自己财产的自愿处分,但是最好不要直接写净身出户四个字,应该明确财产有哪些,然后写明归谁所有。 《婚姻登记条例》第十一条:离婚协议书应当载明双方当事人自愿离婚的意思表示以及对子女抚养、财产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的意见。
男子办理假离婚净身出户逃避赡养责任是不合法的。假离婚净身出户,属于恶意转移财产,造成自己没有赡养能力的假象,并不是真的没有赡养能力。 按照《婚姻法》第二十一条的规定: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无劳动能力的或者是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给赡养费的权利。
男女双方所订立的离婚协议对子女和财产问题已作处理,且没有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该离婚协议就具有法律约束力。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三十一条:男女双方自愿离婚的,准予离婚。双方必须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
离婚女方净身出户也需要交抚养费。夫妻离婚时分割共有财产数额,与支付孩子抚养费没有关系。 《婚姻法》第三十六条规定,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 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和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婚姻法》第四十七条,离婚时,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或伪造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或伪造债务的一方,可以少分或不分。离婚后,另一方发现有上述行为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人民法院对前款规定的妨害民事诉讼的行为,依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予以制裁。
一般情况下如果不是有过错一方自愿净身出户的话,无过错方很难通过法律手段使其净身出户。 根据《婚姻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一)重婚的; (二)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 (三)实施家庭暴力的; (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
新婚姻法没有规定净身出户的情形,但规定了无过错的一方可以要求有过错方支付离婚损害赔偿,少分或是不分财产。 【法律依据】 《婚姻法》第四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一)重婚的; (二)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 (三)实施家庭暴力的; (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
中国传统和习俗是从夫居,男女结婚,基本上都是男方负责买房,女方负责装修和嫁妆。装修和嫁妆随着时间流逝会灭失,而房产在不断升值,最后保值和升值的只剩下男方的房产。而女方在婚姻家庭生活中付出了大量的无酬谢家务劳动,这部分价值无法计量,这些造成了女性在家庭财产分配中无法获得公平的份额。 离婚时应该根据贡献多少,充分考虑家庭伦理因素,给予女方房产10%-30%的补偿。 【法律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