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轻处罚简称从轻,是在法定刑范围内对犯罪分子适用刑种较轻或刑期较短的刑罚。 包括: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主动消除减轻危害后果的,受他人胁迫的,有立功表现的或者其他应当减轻的情形。 《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五条和第二十七条规定了应当从轻、减轻处罚的五种法定情节: (1)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 (2)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的; (3)受
醉驾减轻刑事处罚的做法就是配合工作人员的调查,有良好的认罪态度,如果造成交通事故的话,要积极主动的对受害者进行赔偿。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七十二条,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无罪辩护的量刑规定可以从轻减轻罪行吗:无罪辩护并不是从轻减轻罪行的法定情节,一审无罪辩护判刑,二审有罪辩护结果有可能会变化,具体要结合实际案情,是否认罪、有无从轻、减轻处罚情节等。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五条 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不服第一审判决的上诉、抗诉案件,经过审理后,应当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一)原判决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正确、量刑适当的,应当裁定驳回上诉或者抗诉
下列情况可以减轻处罚: (1)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 (2)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3)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4)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5)因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可以减轻处罚; (6)有立功表现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有重大
行为人交通肇事逃逸后主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罪行,仍可成立自首情节。 《刑法》第六十七条规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 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非法侵入住宅罪未遂可以减轻处罚。《刑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第二百四十五条规定,非法搜查他人身体、住宅,或者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司法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犯前款罪的,从重处罚。
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轻处罚。 【法律依据】《刑法》第六十八条,犯罪分子有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查证属实的; 或者提供重要线索,从而得以侦破其他案件等立功表现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刑法》第十七条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过失犯罪的。 《刑法》第二十条规定,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刑法》第二十一条规定,紧急避险或正当防卫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刑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
法定减轻处罚的情形如下: (一)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犯; (二)防卫过当; (三)避险过当; (四)中止犯; (五)从犯; (六)胁从犯; (七)犯罪后自首,又有立功表现的。 【法律依据】 《刑法》第六十三条,犯罪分子具有本法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的,应当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本法规定有数个量刑幅度的,应当在法定量刑幅度的下一个量刑
刑法中的减轻处罚是犯罪分子具有刑法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的,应当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 减轻处罚是指在法定刑以下适用刑罚,只限于主刑。 【法律依据】 《刑法》第六十三条,犯罪分子具有本法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的,应当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本法规定有数个量刑幅度的,应当在法定量刑幅度的下一个量刑幅度内判处刑罚。犯罪分子虽然不具有本法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但是根据案件的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