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审判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致使案件在较长时间内无法继续审理的,可以中止审理: (一)被告人患有严重疾病,无法出庭的; (二)被告人脱逃的; (三)自诉人患有严重疾病,无法出庭,未委托诉讼代理人出庭的; (四)由于不能抗拒的原因。 中止审理的原因消失后,应当恢复审理。 中止审理的期间不计入审理期限。
刑事诉讼期间一般以时、日、月计算,以日为例,开始的日不在期间内,从开始日的第二日开始计算期间,路途上的期间不在期间内,因此以邮递方式交上诉状等文件的,在期满前交付给邮递不视为过期。犯罪嫌疑人的刑期内有法定节假日的,也算做刑期,不因此延长刑事期间。
刑事诉讼法有以下情形的,可以延期审理: 1、检察人员发现提起公诉的案件需要补充侦查,提出建议的; 2、由于申请回避而不能进行审判的; 3、需要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物证,重新鉴定或者勘验的。
诉讼证据是诉讼中用来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客观真实材料。能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都是证据。 诉讼证据的基本特征有: 刑事诉讼证据必须同时具有客观性、关联性和合法性,缺一不可,否则不能作为定案的依据。 证据的客观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存在的事实。 证据的关联性,是证据同案件事实存在着某种联系。 证据的合法性,是指运用证据的主体、证据来源、证据形式合法,并按法定程序查证属实。
简易程序是相对于普通程序而言的,它省略了普通程序的一些诉讼环节,是对普通程序的简化。 这种程序的简化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可以由审判员一人独任审判。 2.适用简易程序审理公诉案件,人民检察院应当派员出席法庭。 3.简易程序的庭审阶段简化。 适用普通程序审理刑事案件,必须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庭审的阶段顺序进行,以保障各方当事人和公诉机关的权利。 4.简易程序可以变更为一审程序。
刑事诉讼追诉期要依据法定最高量刑而定,例如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是五年; 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是十年; 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是十五年; 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追诉时效是二十年。 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①法定最高刑为不满5年有期徒刑的,经过5年。②法定最高刑为5年以上不满10年有期徒刑的,经过10年。③法定最高刑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15年。④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20年。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刑事诉讼担保人条件如下:(一)与本案无牵连;(二)有能力履行保证义务;(三)享有政治权利,人身自由未受到限制;(四)有固定的住处和收入。
《刑法》第八十七条【追诉时效期限】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 (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 (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 (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 (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 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第八十八条【追诉期限的延长】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被害人在追诉期限内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予立案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第八十九条【追诉期限的计算与中断】追诉期限从犯罪之日起计算; 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在追诉期限以内又犯罪的,前罪追诉的期限从犯后罪之日起计算。
《刑法》关于刑事诉讼开庭程序的规定,刑事诉讼开庭前要确认通知当事人及诉讼参与人,可以进行庭前会议,一般是三人或者七人组成合议庭,开庭后宣读起诉书,询问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证人,举证质证,辩论,评议和宣判,可以当庭宣判,也可以择日宣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