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附带民事赔偿范围:被害人因人身权利受到犯罪侵犯或者财物被犯罪分子毁坏而遭受的物质损失;国家财产、集体财产遭受损失。 1、被害人因人身权利受到犯罪侵犯或者财物被犯罪分子毁坏而遭受物质损失的,有权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被害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因受到犯罪侵犯,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或者单独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赔偿精神损失的,人民法院一般不予受理。 2、国家财产、集体财产遭受损失,受损失的单位未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时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人民检察院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应当列为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 附带民事诉讼中
刑事案件中,当事人(尤其是被告人)开庭迟到且无正当理由的,可能面临训诫、罚款、拘传等司法措施,甚至可能影响案件审理结果(如限制辩护权)。若有正当理由(如突发疾病、不可抗力),应及时向法院说明并申请延期审理,否则可能承担不利后果。 具体处理方式及法律后果 无正当理由迟到或缺席 拘传:法院可强制要求被告人到庭,需经院长批准签发《拘传证》,拘传时间一般不超过12小时,特殊案件不超过24小时(《刑事诉讼法》第119条)。 缺席审判:若被告人经传唤仍不到庭,法院可依据现有证据作出判决,但被告人可能失去当庭辩护、质证的权利(《刑事诉讼法》第296条)。 训诫、罚款:法院可对迟到行为采取司法处罚(如罚款金额一般为1000元以下)。
结论:刑事案件撤案后能否重新办理需视撤案原因及后续条件而定。若因证据不足等情形撤案,发现新证据或原撤案决定错误时可重新立案;若因和解、不追责等终局性原因撤案,则一般不能重新启动程序。 一、允许重新立案的情形 发现新证据或新事实 若原案因证据不足被撤销(如缺乏关键物证、证人),后续发现足以证明犯罪的新证据(如原遗漏的物证、书证或新证人证言),且符合《刑事诉讼法》立案条件(有犯罪事实需追责),公安机关可重新立案侦查。 示例:小胡盗窃案因证据不足撤案,后在另案中查获关键物证,警方重新立案。 原撤案决定存在错误 若发现撤案决定违反法律程序或事实认定错误(如本应追究刑事责任却错误撤案),经上级机关或检察机关审查后,可撤销原决定并重新立案。
经济刑事案件没有统一的法定结案时限,但需遵循各诉讼阶段的法定程序时限。普通案件从侦查到判决通常在3个月至1年半左右,复杂案件可能耗时更长,具体需结合案件复杂程度、证据收集难度及程序适用情况综合判断。 一、经济刑事案件各阶段时限范围 侦查阶段 基本时限:公安机关立案后,一般应在2个月内完成侦查并移送审查起诉。 延长情形:对案情复杂、取证困难的案件,可经上级批准延长1个月;对重大复杂案件(如涉众型经济犯罪、跨国洗钱等),可再延长2个月(累计最长5个月)。 审查起诉阶段 基本时限:检察院应在1个月内作出是否起诉决定。 延长情形:重大复杂案件可延长15天。若需补充侦查,每次补充侦查时限为1个月,最多可退查2次(累计最长延长3.5个月)。 法院审理阶段 一审普通程序:法院应在受理后2个月内宣判,最迟不超过3个月。 延长情形:对可能判处死刑、附带民事诉讼或重大复杂案件,经上级法院批准可延长3个月;特殊情况需再延长的,需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无明确上限,但受严格限制)。
当刑事案件被立案后,各地司法机关通常会遵循法律规定,在受理之日起的两个月内进行侦查,最晚不能超过三个月。 请注意,这个时间是从立案之时开始计算的哦。 除此之外,在审判方面,简易诉讼程序则需要在三个月内审结,而普通诉讼程序则是六个月。 一般来说,对于那些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我们将尽全力确保它们能够在立案之日起的三个月之内得到圆满的解决; 而对于那些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我们会尽力保证它们能在立案之日起的六个月内得到裁决。 当然了,如果有特别的情况需要延迟处理,则必须征得本院院长的批准,并且延长的期限最多只能为六个月。 希望这些信息对您有所帮助!
刑事案件从签署起诉书到开庭的时间并不固定,需结合案件性质、审理程序及法院工作安排等综合判断。以下是不同程序下的时间范围及影响因素: 一、普通程序 对于适用普通程序的案件,法院一般在受理后 1个月左右 安排开庭,但复杂案件可能接近 2个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普通程序审限为 2个月 ,最迟不超过 3个月 。若涉及死刑、附带民事诉讼或特殊复杂情形(如跨地区重大案件),经上级法院批准可延长至 6个月 。 二、简易程序 若案件事实清楚、证据充分且被告人认罪,法院可适用简易程序。此类案件通常在受理后 10-20天 内开庭,审限为 20天 ;可能判处3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审限可延长至 1个半月 。
结论:刑事案件进入审判阶段后,开庭时间受案件性质、审理程序及法院工作安排等多重因素影响,法律未规定具体日期,但不同审理程序有明确的审限规定。以下是具体分析: 一、不同审理程序的开庭时间范围 普通程序 审限:法院受理公诉案件后,应当在 2个月内宣判,最迟不超过 3个月(《刑事诉讼法》第208条)。 开庭时间:一般在受理后 1个月左右 安排开庭,复杂案件可能接近 2个月。 特殊延长:对可能判处死刑、附带民事诉讼或符合《刑事诉讼法》第158条规定的重大复杂案件,经上级法院批准可延长 3个月;因特殊情况需进一步延长的,需报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传销案件中,刑事立案标准是:行为人组织、领导以推销商品、提供服务等经营活动为名,骗取财物,扰乱经济社会秩序的传销活动,涉嫌组织、领导的传销活动人员在三十人以上且层级在三级以上的,对组织者、领导者,应予立案追诉。行为人构成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的,一般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1、行政处罚后是可以进行刑事追究的。 2、行政机关对当事人的行政处罚结束后,若发现其行为构成犯罪,应当依法追究行政责任的,可以追究刑事责任。 3、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违法行为构成犯罪,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不得以行政处罚代替刑事处罚。
附带民事诉讼可以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提起,但是没有相关具体时间的规定。 《刑事诉讼法》规定: 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被害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如果是国家财产、集体财产遭受损失的,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的时候,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