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让划拨土地未经批准的行为无效。划拨土地转让应具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审批公文,具有地上建筑物、其他附着物合法的产权证明,具有国有土地使用证、缴纳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同时签订书面转让合同。
划拨的土地符合条件的能办理商品房预售许可证。开发商应已取得房地产开发资质证书、营业执照;已交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取得土地使用权证书;已持有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已确定施工进度和竣工交付使用时间;已在项目所在地商业银行开设商品房预售款专用账户;已完成规定的结构工程。
划拨土地是指政府出于某种目的,直接批准或者在相关主体提出申请并缴纳安置补偿费用后交付他人使用而取得的土地。出让土地是国家将国有土地使用权在一定年限内出让给土地使用者,由土地使用者向国家支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而取得的土地。
划拨和出让土地拆迁补偿区别是:划拨土地的拆迁补偿中不含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只含土地上建筑物或种植物的财产价值及搬迁补助费、安置补助费等,出让土地的拆迁补偿中包含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土地上建筑物或种植物的财产价值以及搬迁补助费、安置补助费等。
划拨土地使用权指的是土地使用者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在缴纳补偿、安置等费用后所取得的或者无偿取得的没有使用期限限制的国有土地使用权。 划拨土地需要交的费用有:0.05%的印花税;3%或5%的契税;5%的营业税;7%的城建税和3%的教育费附加;土地出让金;地权属调查、地籍测绘费;土地注册登记、发证工本费。
划拨土地出让金的计算方法主要有两种: 1.按拟出让时的出让土地使用权市场价格与划拨土地使用权权益价格的差额计算。具体的出让金数额需要经有资质的评估机构进行价值评估确定。公式为:划拨土地出让金=拟出让时的出让土地使用权市场价格-拟出让时的划拨土地使用权权益价格。 2.在有实际成交价且不低于所在级别基准地价平均标准的情况下,按成交价不低于40%的标准计算出让金。若成交价低于基准地价平均标准的,则依照标准地价平均标准的40%计算。同时,划拨土地使用权成本价格占土地价格的最高比例不得高于60%,在以划拨土地使用权价格计算出让金时,必须将成本价格换算成市场土地价格,再按不低于40%的标准计算土地出让金。
划拨土地出让金的计算方式有: 1、有实际成交价的,且不低于所在级别基准地价平均标准的按成交价不低于40%的标准计算出让金,若成交价低于基准地价平均标准的,则依照标准地价平均标准的40%计算。 2、发生转让的划拨土地使用权补办出让时,按基准地价平均标准的40%计算。 3、通过以上方式计算的土地出让金数额,土地使用权受让人有异议的,由受让人委托有资质的土地估价机构进行评估,按评估价的40%计算土地出让金。 4、划拨土地使用权成本价格占土地价格的最高比例不得高于60%,在以划拨土地使用权价格计算出让金时,必须将成本价格换算成市场土地价格,再按不低于40%的标准计算土地出让金。
划拨土地承包后合同终止的赔偿规定有:承包地被政府划拨造成合同提前终止的,政府应对承包方进行相应的补偿,支付所占承包地的补偿费(按照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六倍至十倍计算)、安置农业人口的安置补助费、所占承包土地附属设施配房的补偿费。
土地使用权的划拔转让流程如下: 1、与受让人签订土地转让合同; 2、到原土地使用权证的部门申请办理过户手续; 3、如建筑物一同转让的,也应办理不动产过户登记。 划拨土地使用权转让办理流程 1、申请 交易双方提出转让、受让申请交易当事人申请办理转让手续同时,还应提供转让协议、土地使用证、宗地界址点图、建筑物产权证明、法人资格证明,委托书、身份证明等资料。 2、受理和审查 市、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受理申请后,应当依据相关规定对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查,并就申请地块的土地用途等征询规划管理部门意见。经审查,申请地块用途符合规划,并且符合办理协议出让手续条件的,市、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当组织地价评估,确定应缴纳的土地出让金额,拟订协议出让方案。 3、地价评估 市、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当组织对申请转让地块的出让土地使用权市场价格和划拨土地使用权权益价格进行评估,估价基准期日为拟出让时点。 4、确定出让金,拟订出让方案
适当补偿。 划拨的土地是属于国有土地,划拨的土地是无偿取得的,国家收回土地使用权时,对土地使用权人给予适当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