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做劳动鉴定的情况是: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而做劳动能力鉴定一般没有时间限制,但是肯定是越早越好,因为这关系到劳动者本人的工伤待遇。
劳动鉴定和伤残鉴定不一样;劳动能力的鉴定是通过对一个人从事体力工伤能力的鉴定,确定是否丧失了劳动能力的程度;而对于伤残鉴定是因一个人受伤之后对伤残程序的鉴定,这两种是属于不同的鉴定;伤残鉴定需要由司法部门根据医院提供的入院记录委托伤残鉴定机构做相应的残疾鉴定。
申请劳动能力鉴定的程序包括:单位或职工一方依法提出鉴定的申请;将诊断证明及有关检验材料送到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劳动能力鉴定委员进行鉴定,作出结论;将该鉴定结论通知申请鉴定人及有关行政管理部门。
精神病的劳动能力鉴定可由劳动者的近亲属或者劳动者所在的用人单位为其申请,申请人可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提出申请,提交劳动合同、单位的营业执照、劳动者的身份证明等申请材料;之后由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依据专家组的鉴定意见依法作出鉴定结论。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后,应当从其建立的医疗卫生专家库中随机抽取3名或者5名相关专家组成专家组,由专家组提出鉴定意见。
十级伤残的赔偿金额以便依据当年度全社会人均平均收入作为计算基础,其精细划定的赔偿标准如下: 首先,社保机构需向身受致残者支付一笔总额为六个月平均工资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具体数额为2551元乘以6个月等于15306元; 其次,倘若雇佣双方的劳动合同因为已经到期而终止,或因其中某一方(例如劳动者)主动提出解约申请,则应由用人单位负责支付所剩四个月平均工资的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所得金额为2551元乘以四个月即10204元;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不选择继续在用人单位工作的员工,还可以获得额外一个月平均工资的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总计为2551元乘以1个月等于2551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