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疏忽延误治疗期,对患有造成损害的,是属于侵权的行为,医疗机构要承担侵权的责任。
医疗纠纷主治医师一般是不需要赔偿的。 医疗损害赔偿责任是由医疗机构承担的。这是因为,医务人员是医疗机构的工作人员,他们的行为是执行医疗机构工作的职务行为,由于职务行为引发的损害赔偿责任理应由医疗机构承担。因此只要满足以下条件,医疗机构就须承担其医务人员的替代赔偿责任,医疗机构不得以自己没有选人不当或者已经尽到监督职责而推卸损害赔偿责任。
医疗事故当然不等同于医疗纠纷。
病人去医院看诊拿药本来是很正常的一件事,但是多起医疗纠纷中,不难发现有医院给病人开错药的例子,不同的药物治疗不同的疾病,如果开错药责任应该谁承担?病人能申请赔偿吗?
一、咨询: 咨询每件200-500元。律师一旦接受正式委托,咨询费可折抵相应律师代理费。 二、代理人身损害赔偿、医疗纠纷等其他民商事案件: 按涉案标的额的2%-5%收取。国内案件最低5000元;涉外案件最低10000元。 三、代理二审案件: 1、未曾代理一审的案件,代理费按一审标准收取; 2、曾代理一审的案件,代理费按一审标准的1/2收取; 3、代理二审后发回重审的案件,代理费按二审标准的1/2收取。 四、代理申诉案件: 1、签订聘请律师服务合同时,先收取5000-20000元代理费; 2、人民法院裁定再审时,再按照一审相应案件的收费标准收取代理费。 五、律师函: 每件1000元—3000元。 六、代写法律文书: 每件500元—2000元。
针对医疗纠纷的人民调解即民间调解,是人民调解委员会对民间纠纷的调解,属于诉讼外调解。目前规范人民调解工作的法律依据,主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条例以及人民调解工作若干规定等法律法规。 我国卫生行政部门是政府的一级职能部门,其职责主要是贯彻实施政府的卫生方针政策,保障人民的健康,因此卫生行政部门参与处理解决医疗纠纷是由其职责所决定的,当医疗机构和患者单独协商不能达成协议时,可以由当地卫生行政部门调解协商解决。国务院颁布的医患事故处理条例,把卫生行政部门调解作为解决医疗纠纷的必经程序,即发生医疗纠纷后,必须先经过卫生行政部门的行政调解,否则不得提起诉讼,使卫生行政部门的调节成为医疗纠纷诉讼的前置程序。
针对医疗纠纷的人民调解即民间调解,是人民调解委员会对民间纠纷的调解,属于诉讼外调解。目前规范人民调解工作的法律依据,主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条例以及人民调解工作若干规定等法律法规。 我国卫生行政部门是政府的一级职能部门,其职责主要是贯彻实施政府的卫生方针政策,保障人民的健康,因此卫生行政部门参与处理解决医疗纠纷是由其职责所决定的,当医疗机构和患者单独协商不能达成协议时,可以由当地卫生行政部门调解协商解决。国务院颁布的医患事故处理条例,把卫生行政部门调解作为解决医疗纠纷的必经程序,即发生医疗纠纷后,必须先经过卫生行政部门的行政调解,否则不得提起诉讼,使卫生行政部门的调节成为医疗纠纷诉讼的前置程序。
医疗纠纷律师费用收取标准?在我国,由于各地经济条件不一样,律师费的标准不可能是统一的。但是,由于律师这一行业又属于比较特殊的行业,所以,虽然不能达到全国统一的收费标准,但地区内的统一标准还是可以尽力达成的。根据我国价格法的规定,价格的制定方式有三种:市场定价、政府指导价和政府定价。而律师的收费则属于政府指导价和市场调节价相结合的定价方式。
医疗纠纷对卫生局答复不满可以向卫生厅投诉。发生医疗纠纷,医患双方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 1、双方自愿协商; 2、申请人民调解; 3、申请行政调解; 4、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5、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途径。
医疗纠纷没有证据可以这样收集证据: 1、拍照取证,保存原始证据,如反映事故情形的照片、录音录像等。 2、收集病历卡,病史治疗记录,保留就医过程资料。 3、调取医院电子视频录音录像。 4、申请医疗事故鉴定,获取鉴定报告。 5、询问证人,获取证人证言。 6、封存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