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纠纷诉讼一般需要提交的证据如下:1、受害人与其家属的亲属关系证明;2、就诊病历、检验单、化验单等就医资料;3、受害人的误工证明、收入证明;4、医疗费用等相关费用清单;5、如造成伤残,应提供司法鉴定书。
医疗纠纷处理需要经过以下流程:1、医患双方选择协商解决医疗纠纷的,应当在专门场所协商,达成一致后应当签署书面和解协议书;2、申请医疗纠纷调解的,应当以书面形式提出,调解达成一致的,应当制作调解协议书;3、当事人提起诉讼的,应当递交起诉状,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
跟医院发生医疗纠纷,当事人可以通过与医院协商进行处理,也可以申请人民、行政调解,还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或者是通过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途径进行解决。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五十五条规定,医疗纠纷医生的责任有:1、依照刑法关于医疗事故罪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或者纪律处分。2、卫生行政部门可以责令暂停6个月以上1年以下执业活动;情节严重的,吊销其执业证书。第五十九条规定,以医疗事故为由,寻衅滋事、抢夺病历资料,扰乱医疗机构正常医疗秩序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依照刑法关于扰乱社会秩序罪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医疗纠纷应当在医疗纠纷发生地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起诉时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还要递交当事人的身份证明,有关医疗纠纷的证据材料。
医疗纠纷行政处罚的种类有:1、人身自由罚,例如行政拘留;2、行为能力罚,是指行政机关对违反行政义务的行为人采取责令其实施某种行为或者停止某种行为、取消某种资格的处罚;3、财产罚,包括罚款和没收财产等以财产为主要内容的处罚;4、申诫罚,例如警告。
已经私了的医疗纠纷如果达成的和解协议书存在欺诈、胁迫、显失公平、重大误解情形的病人还能到法院起诉。或者协议不具有法律效力的,当事人可以依法提起诉讼。
发生医疗纠纷可以通过自愿协商;人民调解;行政调解;诉讼的方式处理。处理医疗纠纷,应当遵循公平、公正、及时的原则。医患双方协商解决医疗纠纷的,不得影响正常医疗秩序。
发生医疗纠纷后,需要封存病历的,根据《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第二十四条的规定,应该注意以下事项:1、应当在医患双方在场的情况下进行。2、封存的病历资料可以是原件,也可以是复制件,由医疗机构保管。3、病历尚未完成需要封存的,对已完成病历先行封存;病历按照规定完成后,再对后续完成部分进行封存。4、医疗机构应当对封存的病历开列封存清单,由医患双方签字或者盖章,各执一份。5、患者如在病历资料封存3年未提出解决医疗纠纷要求的,医疗机构可以自行解封。
医疗纠纷处理流程是:1、医患双方可以采取协商、调解、诉讼方式解决;2、情节严重,属于重大医疗纠纷的,由卫生主管部门引导解决。纠纷解决后,对于人民法院的生效判决或者依法达成的协议书,当事人应当履行。